泉州開元寺聯系方式為**0595**。開元寺位于泉州西街176號。開元寺聯系方式:電話:0595開元寺景點介紹:開元寺位于歷城區西街,占地78000平方米。建于唐代武則天牌坊二年(公元686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全國重點佛教寺廟,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元寺大雄寶殿有86根大石柱,稱為百柱殿。據說修建大殿時,紫云在地面上飄來飄去,所以又稱紫云殿。
塔各層門龕兩側,分別有武士、天王、金剛、羅漢等浮雕。在風暴中幸存下來的雙子塔仍然屹立不倒。它是泉州古城獨特的標志和象征,也是中國古代石建筑的瑰寶。1994年,東塔被列為中國古塔四大郵票之一。開元寺原名蓮花寺,后改為興教寺、龍興寺。唐朝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9年),唐玄宗命全國各州建開元寺,改名。泉州開元寺位于鯉城區平原西街。與世隔絕的只是山前的象征性屏障——紫云坪,無形中縮短了世界與佛教的距離。
5、泉州開元寺如何聯系泉州開元寺聯系人:電話:0595傳真:0595地址: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西街176號。泉州開元寺介紹:泉州開元寺是福建省最大的寺廟。開元寺占地78000平方米。它規模宏大,建筑壯觀,風景優美。曾與洛陽白馬寺、杭州靈隱寺、北京廣濟寺齊名。開元寺原名蓮花寺,后改為興教寺、龍興寺。唐朝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9年),唐玄宗命全國各州建開元寺,改名。
泉州開元寺的獨特之處在于,少了名山大川的襯托,卻多了一份好男女的親密。泉州開元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福建省十大風景名勝之一。開元寺怎樣才能名揚海內外?開元寺山門也叫天王殿。它是唐朝武則天三年(公元687年)修建的。前后經過幾次大火的破壞和重建。現存建筑建于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農歷二十六,這里人山人海,有白凡之聲,是全南佛教的一景。
6、開元鎮國禪寺的介紹開元鎮國禪寺始建于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原名開元寺,但明代改為開元鎮國禪寺,一直沿用至今,但仍俗稱“開元寺”。相傳該寺初建時占地100畝,北起廣元街,東至開元路,西至義安路,至今仍有寺界石或“開元古井”為證。雖然歷經滄桑,但整個寺廟仍有50畝左右的寬度。開元鎮國禪寺保留了唐宋時期的宮殿式建筑風格,凝聚了唐宋以來各個朝代的建筑藝術,無愧于“古代建筑藝術明珠”的美譽。
7、福建泉州開元寺戒壇的簡介?開元寺位于福建泉州。建于唐二年(686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相傳,開元寺的原址是唐代富人黃守恭經營的一個大桑園。一天晚上,黃守恭夢見一個和尚求他建一座廟。三天醒來,園子里的桑樹都開在白蓮花里了。黃將這一設想告知當地知府,知府請朝廷派匡湖僧到泉州主持修建寺廟,并將其命名為“蓮花道場”。唐長壽元年(692年),改名興教寺。
唐玄宗二十六年(738年),改為現在的“開元寺”。宋朝時期,開元寺達到頂峰,發展到120個分支。從元代到元二十二年(1285年),120個分支被冠以“大開元萬壽寺”的名號,此后的40年是其鼎盛時期。此后數百年間,開元寺歷經滄桑,興衰無常。1949年后,政府重新保護開元寺,并撥款修繕。1962年,省人民政府將其確立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開元寺的簡介開元寺位于無錫梅園虎山腳下。1930年,由和尚茹涼創建,24畝地基由榮德生先生捐贈,它于1933年正式完工。1958年中斷,寺廟被毀,1983年6月,經省、市人民政府批準恢復。這座寺廟是按照中國漢族地區的常規建造的,在主軸線上,從南到北依次是天王殿、毗盧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東北還有一座玉佛樓,主軸東西兩側是鐘樓、鼓樓、觀音殿、地藏殿、祖堂、齋堂、茶坊、楠木殿等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