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慶主城地形圖 立體
重慶市主城九區(qū)包括了渝中區(qū)、南岸區(qū)、巴南區(qū)、江北區(qū)、渝北區(qū)、北碚區(qū)、 大渡口區(qū)、九龍坡區(qū)、沙坪壩區(qū)。
2. 重慶市區(qū)地形立體圖片
自然地理
位置
重慶市區(qū)劃圖重慶市位于中國內(nèi)陸西南部、長江上游,四川盆地(信封盆地)東南部,地跨東經(jīng)105°11'—110°11'、北緯28°10'—32°13'之間的青藏高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地帶。地界東臨湖北省和湖南省,南接貴州省,西依北靠四川省,東北部與陜西省相連。轄區(qū)東西長470千米,南北寬450千米,轄區(qū)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為北京、天津、上海三市總面積的2.39倍,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城市,其中主城建成區(qū)面積為647.78平方千米。
氣候
重慶氣候溫和,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是宜居城市,年平均氣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氣溫平均在6-8℃,夏季炎熱,七月每日最高氣溫均在35度以上。極端氣溫最高43℃,最低-2℃,日照總時數(shù)1000-1200小時,冬暖夏熱,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000-145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因此有“巴山夜雨”之說,有山水園林之風光。重慶多霧,素有“霧重慶”之稱。重慶地處四川盆地(巴蜀盆地)東南部,其北部、東部及南部分別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婁山環(huán)繞。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坡地面積較大,有“山城”之稱。
河流
流經(jīng)重慶的主要河流有長江、嘉陵江、烏江、涪江、綦江、大寧河等。長江干流自西向東橫貫全境,流程長達665公里,橫穿巫山三個背斜,形成著名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該峽位于湖北省境內(nèi)),即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嘉陵江于渝中區(qū)與江北區(qū)交界處匯入長江,烏江于涪陵區(qū)匯入長江。
政區(qū)地理
重慶市下轄縣區(qū):渝中區(qū)、大渡口區(qū)、江北區(qū)、沙坪壩區(qū)、九龍坡區(qū)、南岸區(qū)、北碚區(qū)、渝北區(qū)、巴南區(qū)、萬州區(qū)、涪陵區(qū)、黔江區(qū)、長壽區(qū)、江津區(qū)、合川區(qū)、永川區(qū)、南川區(qū)、綦江區(qū)、大足區(qū)、潼南縣、銅梁縣、榮昌縣、璧山縣、梁平縣、城口縣、豐都縣、墊江縣、武隆縣、忠縣、開縣、云陽縣、奉節(jié)縣、巫山縣、巫溪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3. 重慶 地形圖
重慶是山城,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主城老城區(qū)地勢起伏不平,有些地方地圖上看著很近,但是要上下很大的坡,比如兩路口和菜園壩,所以有上半城和下半城之分,兩路口就屬于上半城,菜園壩就屬于下半城,以前有纜車連接上下半城,后來修建了自動扶梯。
4. 重慶市區(qū)地形圖繪制
重慶位于東經(jīng)105°17'-110°11'、北緯28°10'-32°13'之間,四川盆地東部邊緣。轄區(qū)東西長470公里,南北寬450公里,接鄰湖南、湖北、陜西、四川、貴州等六省。
重慶氣候?qū)賮啛釒Ъ撅L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氣溫平均在6-8℃,夏季平均氣溫在27-29℃,日照總時數(shù)1000-1200小時,冬暖夏熱,無霜期長、雨量充沛、溫潤多陰、雨熱同季,常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因此有"巴山夜雨"之說。
重慶地處四川盆地東部,其北部、東部及南部分別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婁山環(huán)繞。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坡地面積較大。
流經(jīng)重慶主要河流有長江、嘉陵江、烏江、涪江、綦江、大寧河等。長江干流自西向東橫貫全境,流程長達665公里,橫穿巫山三個背斜,形成著名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即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長江、嘉陵江穿過重慶中心城區(qū)。
5. 重慶地形圖片
重慶是著名的“山城”,重慶的地形之復(fù)雜。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大部分都是坡地。至于重慶地形為何那么復(fù)雜的原因,還要從它的地理位置說起。
重慶位于中國的第二級階梯和三級階梯的交界地帶。在階梯交界地帶的地方地質(zhì)運動都較為頻繁,地形較為復(fù)雜。
它處于四川盆地東南部,四周被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和大婁山四座大山環(huán)繞。故其地形較為復(fù)雜,被譽為“山城”一點都不為過。
6. 重慶地形圖簡圖
重慶與五省相鄰,即重慶的東面是湖北,東南面是湖南,南面是貴州,西面及西北面是四川,北面是陜西。重慶以前一直屬于四川省,因為三峽工程,和國家西部大開發(fā)的需要,以及本身經(jīng)濟發(fā)展的速度,在1997年,從四川劃分出來單獨成立的直轄市。所以離四川省是最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