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楊闇公(1898年3月10日—1927年4月6日),名尚述、尚達,字闇公,又名琨,生于潼南縣雙江鎮,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先驅者,四川黨團組織主要創建人和大革命運動的主要領導人,革命烈士。
他曾轉戰成渝,建黨建團,是中共四川省委第一書記兼軍委書記,與朱德、劉伯承等領導的瀘順起義是南昌起義的前奏。1927年“三·三一慘案”后不幸被捕。1927年4月6日犧牲。
16.
陽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驥,合州巴川(今重慶銅梁東南)人。居字溪小龍潭之上,因號字溪。
17.
程剛,又名程濟華,1910年7月出生在四川省重慶市沙坪壩區蔡家灣一個小商販的家庭。少年家貧,只讀了兩年小學就輟學到一家汽車修理廠當徒工。17歲時,程剛在行業工會的號召下參加了工會活動,在工人夜校中學習文化,閱讀進步書刊,進一步認識到為什么無產者工農大眾受剝削壓……
18.
度正(1166 -1235),字周卿,合州巴川縣樂活鎮(今重慶市銅梁縣少云鎮龍歸村)人。少從朱熹學,紹熙元年進士,官至禮部侍郎。
19.
白再香(1587—1631),女,土家族,重慶酉陽后溪鎮人,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明軍在關外和后金軍決戰,遼東告急。明廷調集酉陽土兵援遼抗金,白再香援遼平奢戰功卓著,天啟皇帝敕封她為漢土官兵中軍都督,誥封一品夫人。
20.
盧作孚(1893年4月14日—1952年2月8日),原名盧魁先,別名盧思,重慶市合川人,近代著名愛國實業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民生公司創始人、中國航運業先驅,被譽為“中國船王”、“北碚之父”。
21.
鄒容(1885年—1905年),中國近代著名資產階級革命宣傳家,原名桂文,又名威丹、蔚丹、紹陶,留學日本時改名鄒容。四川巴縣人(今重慶市渝中區),出生在一個商業資本家家庭。[1]應巴縣童子試,因憤于考題生僻而罷考,從此厭惡科舉八股。從父命入重慶經書書院,因蔑視舊學而被開除。后逐漸向往維新變法。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赴成都投考留日官費生,因思想傾向維新,臨行時被取消資格,遂決計自費赴日留學。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秋,到達東京,入同文書院。始撰《革命軍》初稿。
22.
鮑超(1828年—1886年),初字春亭,后改春霆,夔州安坪藕塘(今重慶奉節)人,清朝晚期湘軍著名將領。
行伍出身。先從向榮赴廣西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后調充湘軍水師哨長。先后戰岳州、武昌、金口,賜號“壯勇巴圖魯”、官記名水師總兵。咸豐六年(1856年)募湘勇創立霆字五營,改領陸軍。轉戰湖北、安徽、江西、浙江、廣東、河南、陜西各地,再賜“博通額巴圖魯”名號,歷官湖南綏靖鎮總兵至浙江提督,封一等子爵加一云騎尉世職。同治六年(1867年)率部赴陜西鎮壓捻軍,在安陸之戰中被劾誤期,辭官。光緒六年(1880年)起任湖南提督,再募軍駐直隸樂亭防備俄國。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率部駐防云南白馬關外備戰。鮑超一生參加過500場以上戰役,身被傷108處。光緒十二年(1886年)逝世,謚忠壯。
23.
向榮(1792-1856),字欣然。四川大寧(今重慶市巫溪縣)人,寄籍甘肅固原(今屬寧夏),晚清名將,官至四川提督、固原提督、廣西提督、湖北提督(從一品),卒授一等輕車都尉(正三品)世襲,謚號“忠武”。有《向榮奏稿》傳世。
僅供參考,詳細個人介紹請自己查詢一下,感謝觀看,也歡迎各位讀者朋友留言補充…謝謝。
7. 重慶省地形圖
重慶市位于中國西南部、長江上游,地跨東經105°11'—110°11'、北緯28°10'—32°13'之間,東西長470千米,南北寬450千米,總面積8.2萬平方千米, 與湖北、湖南、貴州、四川、陜西等省接壤。重慶是一座舉世聞名的山城,它最突出的特點是地形起伏有致,立體感強?! ≈貞c轄區主要分布在長江沿線,以丘陵、低山為主,平均海拔為400米。地勢從南北兩面向長江河谷傾斜,起伏較大,多呈現“一山一嶺”、“一山一槽二嶺”的形貌。地質多為“喀斯特地貌”構造,因而溶洞、溫泉、峽谷、關隘多?! ≈貞c市區坐落在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四面環山,江水回繞,城市傍水依山,層疊而上,既以江城著稱,又以山城揚名。然而最具特色的,還要數山城的夜色。憑高眺遠,萬家燈火起伏錯落,銀霞明滅,與兩江粼粼的波光、滿天閃爍的星斗交相輝映,其景奇麗醉人。
8. 重慶地形地貌圖高清版
重慶,一座不會視覺疲勞的城市
城中是山,山中是城。被媒體稱為3D魔幻立體空中城市,在全球享譽盛名。
有人說,重慶的公交、輕軌,時而上天,時而入地,總之是隱身而至、遁形而去。
在重慶,可能你從一樓進入建筑物,下去兩層卻發現你在二樓;
在重慶,你開車在路上,但說不定你還在人家的樓頂上;
在重慶,看不到一條路的盡頭——走著走著就不見了……
這座山城,因其依山傍水而建的特質顯現出了與中國其他城市與眾不同的特別魅力——它是一座3D立體的“空中”之城。
9. 重慶市地形圖高清版大圖
重慶市位于中國西南部,四川盆地東緣,東鄰湖北省和湖南省,南靠貴州省,西連四川省,北接陜西省。地域面積8.24萬平方千米,東西長470千米,南北寬450千米。全市最高山峰是位于大巴山的陰條嶺,海拔2796.8米;最低處是位于巫山縣與湖北省交界的長江水平面,海拔73.1米。
重慶地形南北高、中間低,從南北向河谷傾斜,大部分地區處于北部大巴山、東部巫山一武陵山、南部大婁山、西部華鎣山的圍合范圍內,由數條大致平行的東北一西南走向的典型隔擋式背斜和盆緣山地構成基本地貌骨架。重慶是著名的山城,地勢起伏大,層狀地貌分明;地貌類型多樣,以山地丘陵為主;地貌形態組合的地區分異明顯;喀斯特地貌分布廣泛。
長江干流自西向東橫貫重慶全境,境內匯集了上百條大小支流,水系十分發達,有長江、嘉陵江、烏江、綦江等36條入境河流。重慶流域面積大于3000平方千米的主要河流有長江、嘉陵江、烏江、綦江、小江、大寧河、御臨河、龍溪河等。除密集的河網外,重慶市擁有長壽湖、大洪湖、小南海、龍水湖、青龍湖、白石湖、雙龍湖等眾多湖泊。
10. 四川重慶地理圖
重慶位于東經105°17'-110°11'、北緯28°10'-32°13'之間,四川盆地東部邊緣。轄區東西長470公里,南北寬450公里,接鄰湖南、湖北、陜西、四川、貴州等六省。
重慶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氣溫平均在6-8℃,夏季平均氣溫在27-29℃,日照總時數1000-1200小時,冬暖夏熱,無霜期長、雨量充沛、溫潤多陰、雨熱同季,常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因此有"巴山夜雨"之說。
重慶地處四川盆地東部,其北部、東部及南部分別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婁山環繞。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坡地面積較大。
流經重慶主要河流有長江、嘉陵江、烏江、涪江、綦江、大寧河等。長江干流自西向東橫貫全境,流程長達665公里,橫穿巫山三個背斜,形成著名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即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長江、嘉陵江穿過重慶中心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