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驛站選址在小區如果你打算在小區開菜鳥驛站,毫無疑問的一定要把菜鳥驛站當副業來做,可以用便利店配合菜鳥驛站,也可以用菜鳥驛站的精準流量來做團購。明明做菜鳥驛站不掙錢,為何每個小區都仍然會有人做,由此可見,在小區專門做菜鳥驛站的生意,是真的不行。
1、小區菜鳥驛站轉讓費五萬,目前每天派件才三百件,可以做嗎?
菜鳥驛站轉讓說白了就是花錢買教訓,話雖難聽卻是這個理。題主提到小區菜鳥驛站轉讓費5萬,派件每天才300票,個人建議不要接手,絕對是吐血買賣!快遞驛站轉讓就是花錢買快遞資源,結果日常派件300票,一天能賺多少錢?投資5萬還不知多久才能回本,快遞行業本身變化莫測,誰也不知下一秒會是什么行情!轉讓的菜鳥驛站就算接手有幾點也是需要注意的?1.如何對接快遞資源,
很多人誤認為接手快遞驛站就是對接快遞資源,不是這么回事。對接快遞資源需要原先老板帶你和快遞公司或網點重新簽訂合作協議,不要傻傻別人忽悠,2.重簽租賃合同。一般轉讓的快遞驛站基本都是租的,因此轉讓需要重簽租賃合同,以個人名義重新與房東簽訂合同,3.債務糾紛、快遞投訴。很多人忽視了這個重要問題,一般快遞驛站轉讓別人是不清楚,有問題只會找驛站老板,因此轉讓之前,了解快遞驛站的債務糾紛、快遞投訴等情況,避免陷入無止盡的麻煩中。
2、目前菜鳥驛站還可以做嗎?前景如何?
總結來說,驛站這種模式已經不是一個新東西了,各家快遞公司已經把菜鳥驛站的模式掰開了揉碎了研究透了,并且還是搞自己的驛站了,而同時,驛站的功能正在逐漸增加,并且我相信再未來隨著阿里對于線下的進一步布局,菜鳥驛站會被賦予更多的功能。同時,經過了這次疫情,我們可以發現自己有多依賴線上購物,一旦線上購物崩了有多可怕,
當下很多人已經不再選擇在家里屯東西了,而是需要上直接掏出手機點點屏幕,一兩天拆包裹直接就用了。這樣的人正在越來越多,除了80后,90后之外,70后,60后甚至50后也開始熟悉網購,而00后(我絲毫不擔心00后的網購能力),過去中國每年新增100億個包裹,我覺得這個數字還會增加,那就說明什么,這個蛋糕會越來越大,那么分蛋糕的有哪些?1)快遞員2)自提柜3)驛站(其實叫自提點更恰當)4)門衛老大爺快遞員的數量不僅沒有上漲,而且還處于萎縮當中。
因為過去幾年里外賣大戰商家給的高補貼,讓很多之前干快遞的都去干外賣了,同時干過快遞的都知道,一早上你是不能休息的,一般一上午要到十二點過后一點多才能歇,空車了下午還得回快遞站點看看去看看之前沒派送的包裹再送一次,直到五點要整理好收來的件讓車拉走。有時候晚上還要送第三次,外賣相比休息的時間更多,而且現在啥都能網購,外賣一份蛋炒飯,怎么都比網購動不動就十幾公斤的包裹要輕松的多吧。
接下來就是自提柜了,自提柜現在越來越多,除了各家官方的自提柜之外還有第三方機構的,挺多。但是問題也有,一個是用電和安全問題,另一個還是老生常談的局限性,很多自提柜都是露天的,你別說放生鮮了,就是放個巧克力在里面,等你取的時候都成巧克力醬了。還有就是尺寸有限制,大件特殊件基本都是告別驛站了,第三點就是自提柜容易“不小心”收費,現在有些自提柜做的真的是不厚道,掃碼贊賞付錢做的讓你感覺像是需要付錢的,一掃一塊錢沒了。
你還不能要求退,畢竟是你打賞的說完了快遞員和自提柜,再說說門衛老大爺,現在新小區,或者稍微規范一點的小區都不讓物業代收包裹了,主要是怕擔責任,而且還麻煩。一旦整個小區的包裹放你這了,你就得整理,入庫,還要確保他們安全不被損壞,業主也不會給你錢,說白了是個吃力不討好得活,所以現在大家發現驛站越來越多,因為蛋糕大了,而別的勢力切蛋糕得能力有限,于是分給你得自然就多了。
那么開驛站得優勢在哪?優勢1,菜鳥驛站的功能在增多,我最開始做得時候,主要就是做門衛大爺,入庫,看著包裹安全,就沒了。入庫多我賺的多,現在我不僅能賺入庫得錢,我還能賺收件得錢,去年我發現上門收件得收入有增加,有時候訂單多我早上入庫前都會多跑幾家代收的,(很多人上班前希望你過來把要退的包裹拿走)因此我認為這是一個好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