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保檔案丟失怎么補辦手續
社保方案丟失了,但社保檔案材料一般在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和檔案館都有存檔的材料。
首先,繼續查找方案資料。國家對檔案保管有嚴格的規定,一般來說,檔案是不會丟失的,即使是丟失也只是“失蹤”,一般不會“死亡”,只要不宣布“死亡”,就不應該放棄查找。
第二,就當前之需,先補辦一個臨時檔案。職工檔案,主要內容是參加工作時間、繳納社會保險費年限等,這些問題大多都是通過有關途徑可以證實的,因此,在預知范圍內,應該也必須為職工先補辦一個檔案。
擴展資料:
關于《社會保險業務檔案管理規定(試行)》中對社保檔案管理規定的介紹。
《社會保險業務檔案管理規定(試行)》是為規范社會保險業務檔案管理,維護社會保險業務檔案真實、完整和安全,發揮檔案的服務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和社會保險相關法規制定。
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于2009年7月23日發布,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
《社會保險業務檔案管理規定(試行)》規定如下幾點:
1、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社會保險業務檔案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社會保險業務檔案的管理工作,并接受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業務指導。社會保險業務檔案由縣級以上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集中保存;
2、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認真落實檔案保管、保密、利用、移交、鑒定、銷毀等管理要求,保證社會保險業務檔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嚴防毀損、遺失和泄密;
3、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社會保險業務過程中形成的記錄、證據、依據,按照《社會保險業務材料歸檔范圍與保管期限》(見附件)進行收集、整理、立卷、歸檔,確保歸檔材料的完整、安全,不得偽造、篡改;
4、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依法為參保單位和參保個人提供檔案信息查詢服務;
5、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限期改正,并對直接負責的工作人員、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給參保單位或者個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1)不按規定歸檔或者不按規定移交檔案的;
(2)偽造、篡改、隱匿檔案或者擅自銷毀檔案的;
(3)玩忽職守,造成檔案遺失、毀損的;
(4)違規提供、抄錄檔案,泄漏用人單位或者個人信息的;
(5)違反社會保險業務檔案和國家檔案法律、法規的其他行為。
2. 工作后檔案丟失了怎么辦?可以補辦嗎
人事部門把職工檔案遺失,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或職工本人可向屬地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提出檔案補辦申請。
具體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職工本人提供身份證、戶口原件及復印件,到勞動保障部門提出檔案補辦并備案。
2、由職工所在地用人單位或職工個人到該職工原始招工部門、市檔案館、用人單位屬地檔案館或其它相關部門查找、復印以下職工檔案要件:工齡確認表、工資驗封卡、勞動合同、招工錄用手續、下鄉知識青年插隊落戶名冊和地點、入伍登記表、退伍登記表、軍官轉業審批報告表等材料原件及復印件。上述材料復印件必須加蓋存檔單位公章方能生效。
3、職工檔案要件無法補齊的,由同級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依據社會保障基本信息記載的資料為根據,出具證明。
4、職工檔案補辦,實行勞動保障管理權限屬地化認定原則,即經同級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審核,材料齊全、內容屬實的,由同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出具勞動關系認定書。
3. 社保檔案丟失怎么補辦手續流程
關于社保問題,并不是有了檔案才能辦理,而事實上只要有身份證就可以依法辦理.繳納社會保險,用人單位不是說員工不想辦理,就可以不辦理的,因為繳納社會保險不僅僅是對員工一種法定義務,更是對國家的一種法定義務,這種義務不能因為雙方約定而改變。 一個人的檔案作為記錄個人學習經歷、工作經歷、考核獎懲、思想政治狀況等內容的文件材料,發揮著憑證、依據和參考的作用,很多手續繞不開檔案這一關,如職稱評定、婚育證明、轉正定級、各種政審、辦理養老等社會保險,以及開具出國、考研有關證明等,都需要人事檔案。 檔案補辦認定應提供材料: (一)招收、分配和安置材料。1.補辦初始就業手續,單位應提供: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會員證”或“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原始證件;用人單位招工時的“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原始考勤記錄、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2.補辦大中專畢業分配手續,單位應提供:本人畢業證書;人事部門出具的分配(派遣)證明。3.補辦轉業(復員)干部和退伍士兵手續,單位應提供:入伍、退伍證書;武裝部提供的入伍證明;人事或民政部門提供的轉業(復員)、退伍安置證明。 (二)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登記材料。本人應提供:原戶籍遷出地或者遷入地公安派出所加蓋戶籍章的遷出或者遷入原始底案復印件;下鄉所在農場或者鄉(鎮)人民政府出具的加蓋公章的證明。 (三)學歷和崗位技能(職稱)材料。1.學歷材料,本人應提供:畢業證書;畢業學校出具的證明和學校檔案機構蓋章的畢業成績單復印件。2.崗位技能(職稱)材料,單位應提供:職稱證書;核發崗位技能(職稱)證書的部門、單位出具的證明。 (四)檔案工資材料。用人單位應提供:單位原始工資支付憑證或者職工工資發放名冊;同期參加工作的職工歷次升級演變過程表。 (五)調轉中形成的人事、工資介紹信和社會保險關系材料。單位應提供:調出、調入單位出具的證明,以及本單位工資支付情況證明;社保經辦機構出具的社會保險轉移情況證明。 (六)企業與職工簽訂的勞動合同書和終止、解除勞動合同備案材料。單位應提供:重新補簽的勞動合同書;終止、解除勞動合同文件。 (七)企業無法提供相關原始證明材料的,單位應負責召開相關人員座談會,形成會議紀要,所有參加會議人員及企業主要領導簽章;提供兩名以上同期參加工作知情人證明,并提供證明人檔案;出具本人社會保險繳費單據及養老保險手冊。補辦檔案認定程序: 1.對丟失損毀職工檔案負有責任的單位,向所在市或者縣(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補辦認定申請報告,申請報告內容包括:職工履歷、丟失損毀的原因,補辦依據(有效材料)及應承擔的相應責任。 2.申請單位依據勞動保障部門提供的建立檔案目錄,負責組織收集補辦認定應提供的有關憑證、證明材料,并提供申請補辦認定檔案職工的戶口及身份證原件、復印件、公安部門出具的本人戶籍底案和個人補建檔案的履歷自述材料。 3.申請單位攜同職工本人到所在市或者縣(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交補辦認定材料。 4.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申請單位提交的補辦認定材料進行初審。 5.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初審后認為提供材料不充分的,向申請單位出具《補正材料通知單》,由申請單位繼續收集補充材料。 6.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初審合格的申請單位出具《受理通知書》。 7.申報單位收到《受理通知書》后,受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委托,在申請單位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得少于7個工作日。 8.經公示無異議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辦理補辦認定手續。
4. 補辦社保檔案需要什么手續
第一步:預掛失。
第二步:補新卡。
第三步:領新卡。
5. 社保檔案找不到了怎么辦
社保檔案丟失,當事人可以去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和檔案館查看存檔的材料。
1、當事人的社保檔案若丟失的,可以到社會保險部門申請進行補辦。根據我國《社會保險法》的相關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6. 社保退休檔案遺失怎么補辦
1、職工本人提供身份證、戶口原件及復印件,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申請檔案補辦并備案。
2、由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或職工個人到該職工原始招工部門、市檔案館、用人單位屬地檔案館或其他相關部門查找。
3、職工檔案要件無法補齊的,由同級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依據社會保障基本信息記載的資料為根據,出具證明。
4、職工檔案補辦,實行勞動保障管理權限屬地化認定原則,即經同級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審核,材料齊全、內容屬實的,由同級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出具勞動關系認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