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3月3日,四川省永川地區8個縣并入重慶市,重慶成為中國第一個享有省級經濟管理權限的計劃單列市。至此,重慶面積23113.95平方公里,轄9區12縣。
1992年,重慶辟為沿江開放城市。
1996年9月15日,重慶市代管四川省萬縣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
1997年3月14日,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批準設立重慶直轄市,撤銷原重慶市。重慶直轄市轄原重慶市、萬縣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共43個區市縣,面積82402.95平方千米,3002萬人。
1997年6月18日,重慶直轄市政府機構正式掛牌。重慶至此在歷史上第三次成為直轄市。
2009年1月16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確定為“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2010年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重慶國家中心城市的規劃和定位。
2010年6月18日,中國第三個副省級新區、中西部第一個國家級新區——兩江新區正式掛牌成立。
2017年3月31日,國務院批復成立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
參考資料來源:重慶市政務網—行政區劃
3. 重慶有幾個市縣
重慶市有26個區,分別為:渝中區、萬州區、涪陵區、大渡口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北碚區、綦江區、渝北區、巴南區、黔江區、長壽區、江津區、合川區、永川區、南川區、璧山區、銅梁區、潼南區、榮昌區、開州區、梁平區、武隆區。
重慶(簡稱:渝或巴),別稱江城、霧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是國際大都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西部大開發重要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聯結點以及內陸開放高地。
重慶地處中國西南部,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陜西;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著名景點有洪崖洞、大足石刻等。晉朝改永寧郡為巴都郡;民國十八年(1929年),重慶正式建市;1997年3月14日,設立重慶直轄市,撤銷原重慶市
4. 重慶轄區有幾個縣級市
重慶行政區劃 一圈兩翼 重慶市目前共有40個區縣 主城九區:渝中區、沙坪壩區、江北區、南岸區、大渡口區、九龍坡區、巴南區、渝北區、北碚區 一小時經濟圈圈:主要包括主城九區,以及永川區、江津區、合川區、雙橋區、萬盛區、南川區、涪陵區、長壽區、潼南縣、銅梁縣、大足縣、榮昌縣、璧山縣、綦江縣(共23個區縣 ) 渝東北翼:萬州區、城口縣、巫溪縣、巫山縣、開縣、云陽縣、奉節縣、梁平縣、忠縣 、墊江縣、豐都縣(共11個區縣) 渝東南翼:黔江區、秀山縣、酉陽縣、石柱縣、彭水縣、武隆縣(共6個區縣)
5. 重慶轄區有幾個縣城
重慶市一共有26個區,12個縣。 以重慶為中心的古巴渝地區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這片土地孕育了重慶悠久的歷史。距今2至3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末期,已有人類生活在重慶地區。公元前11世紀商周時期,巴人以重慶為首府,建立了巴國。后秦滅巴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巴郡為其一。
6. 重慶轄幾個區幾個縣
九區十二縣是上世紀80年代的說法: 九區: 市中區(現渝中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大渡口區;北碚區;南桐區;雙橋區 老重慶十二縣: 巴縣(現巴南區);江北縣(現渝北區);綦江縣(現綦江區);長壽縣(現長壽區);江津縣(現江津區;)合川縣(現合川區);潼南縣銅梁縣(現銅梁區);永川縣(現永川區);大足縣(現大足區);榮昌縣;璧山縣(現璧山區) 目前,重慶市轄26個區、8個縣、4個自治縣: 26個市轄區: 渝中區(七星崗街道,重慶市人民政府駐地);大渡口區(新山村街道);江北區(寸灘街道);沙坪壩區(覃家崗街道);九龍坡區(楊家坪街道);南岸區(天文街道);北碚區(北溫泉街道);渝北區(雙鳳橋街道);巴南區(龍洲灣街道);萬州區(陳家壩街道);涪陵區(荔枝街道);永川區(中山路街道);璧山區(璧城街道);大足區(棠香街道)
綦江區(古南街道);江津區(幾江街道);合川區(南津街街道);黔江區(城西街道);長壽區(鳳城街道);南川區(東城街道);銅梁區(巴川街道);潼南區(桂林街道);榮昌區(昌元街道);開州區(漢豐街道);梁平區(梁山街道);武隆區(巷口鎮) 8個縣: 城口縣(葛城街道);豐都縣(三合街道);墊江縣(桂陽街道);忠縣(忠州街道);云陽縣(雙江街道);奉節縣(永安街道);巫山縣(高唐街道);巫溪縣(柏楊街道) 4個自治縣: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南賓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