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中國地圖高清版可放大全圖
華南地區:廣東、廣西、海南、臺灣四省(區)和福建南部、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全國一級氣象地理區劃分說明:
華南地區: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福建省中南部、臺灣、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全國二級氣象地理區劃分說明:
華南地區:南北向基本以北回歸線分為南部與北部,東西向以福建與廣東、廣東和廣西交界線分為東部、中部和西部。
華北地區:山西、河北二省,北京、天津二市和河南、山東兩省黃河以北地區。
全國一級氣象地理區劃說明:
河北、山西兩省,北京、天津二市和山東、河南兩省黃河以北地區。
全國二級氣象地理區劃說明:
南北向為分南部、中部、北部,東西向分為東部西部。南部包括山西、河北兩省南部和河南、山東兩省黃河以北地區;北部指恒山和燕山山脈以北的山西和河北兩省北部地區;中部為恒山和燕山山脈以南至華北南部以北的京、津和山西、河北兩省中部地區;東側則以太行山山脈及延長線將華北劃分成東西兩部分。
8. 全中國地圖高清可放大
謝謝邀請,世界陸地的地形,可以分為五種基本地形,分別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地形。平原地形是指海拔在200米以下,大多數海拔都在50米以下的平坦開闊地區,大多數平原都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地區和沿海地區,在世界地形類型中平原所占的面積并不大,大約占7.3%,但是世界上的大多數平原地形分布區都是人口密集經濟發達的地區,也是工農業生產集中的區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位于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
我國的國土面積十分遼闊,陸地總面積達960萬平方千米,因此我國擁有所有的五種地形類型,具有地形類型復雜多樣的特征,而且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我國的平原地形主要都分布在東部的第三級階梯,我國主要的平原地形區有三個,分別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北平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總面積約為35萬平方千米,包括松嫩平原、遼河平原和三江平原等部分組成。東北平原位于我國的寒溫帶地區,黑土十分肥沃,是我國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
華北平原是我國第二大平原,總面積約為30萬平方千米,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東,大別山以北地區,地勢十分低平,平均海拔在50米以下。我國在華北平原地區的人類活動歷史十分悠久,孕育了悠久而燦爛的華夏文明。長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國的第三大平原,總面積約為20萬平方千米,位于長江中下游地區,成串珠狀分布較為分散,包括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太湖平原以及長江三角洲等部分組成。由于長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我國的南方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河網密布,所以長江中下游平原被河流分割成許多區域。
在我國東部的第三級階梯上,除了上述三大平原外,在珠江、閩江等河流的中下游地區也多有平原分布。此外,在我國的第二級階梯上還有一些比較有名的平原分布,不過這些地區的平原海拔多在200米以上,只是對比周邊地區地勢相對低平,所以習慣上也稱為平原。比如位于四川盆地內部的成都平原,平均海拔在500至600米左右,被譽為“天府之國”。此外,在我國的黃河流域還分布著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這兩個平原利用黃河水灌溉,成為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種植業分布區,被譽為“塞上江南”。在黃河的重要支流渭河流域,還有一個由于斷裂下陷加上河流泥沙沉積而形成的“關中平原”。
9. 全國地圖高清晰放大
地面分辨率是衡量光學影像衛星技術水平的重要指標。分辨率是指在影像中,將兩個物體分開的最小間距,而不是能看到的物體的最小尺寸。例如Google“衛星地圖”上的分辨率大約為1米。也就是說兩個人相距1米以上時,在影像中就可以看到分開的兩個人,當兩個人距離小于1米時,兩個人的影像將合為一體,在影像中只能看到1個點。
一個平面尺寸為1米左右的目標,在地面分辨率為1米的影像上,只是一個像點,一般來說,不管把影像放大多少倍,它只是一個像點。但是地面分辨率并不反應能從影像上所“看見”的地面物體的最小尺寸,1米分辨率的可見光衛星影像中,完全可以看到垂直投影尺寸遠小于1米的人,卻看不見尺寸遠大于1米的綠地中的綠色帳篷。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都是采用光學影像衛星獲取地面信息。這些衛星擁有特長焦距相機,焦距都在2米以上,目前最大焦距已長達6米,相當于大倍數望遠鏡。美國的“快鳥”等民用高科技影像衛星分辨率為0.6~1米,可以看見天安門廣場上垂直投影小于0.5米的游人、北京馬路上寬度小于0.2米的分道線,在光照和天氣良好時甚至可以看見細細的高壓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