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視同繳費年限,繳費系數是多少。我認為,本題目所謂的社保視同繳費年限的繳費系數,也就是指視同繳費年限的繳費指數無疑,確認“視同繳費”的實際意義是用來統計“視同繳費年限”,為計發退休人員養老金提供計算的基礎數據,原企業計發辦法中關于視同繳費年限的繳費指數,它是不顯山露水的,是以隱形狀態而存在著,它的繳費指數實際上是按照整數1在執行著。
1、社保視同繳費年限,繳費系數是多少?
社保視同繳費年限,繳費系數是多少?我認為,本題目所謂的社保視同繳費年限的繳費系數,也就是指視同繳費年限的繳費指數無疑。應該說,視同繳費年限的繳費指數,它與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系數,它們是兩碼事情,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政策概念與政策規范,因此,應該而且必須嚴格界定,精準區分,絕不可張冠李戴,混為一談。必須明白,視同繳費年限的繳費指數,它是隨著機關事業退休中人養老金的重新核定,才進入人們的視野,才真正走上政策臺面的,
原企業計發辦法中關于視同繳費年限的繳費指數,它是不顯山露水的,是以隱形狀態而存在著,它的繳費指數實際上是按照整數1在執行著。這也正是企業退休中人基本養老金核定水平明顯偏低的重要原因之所在,大家知道,在養老并軌改革后,在機關事業退休中人基本養老金重新核定實施過程中,視同繳費年限的繳費指數被提上議事日程,作為調整與提升退休中人養老金替代率水平的重要抓手,這是有目共睹的。
2、江蘇省企業退休人員的視同繳費是如何計算的?
謝謝邀請,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提問的有點含糊,分幾部分來回答才可以準確答復提問者的意圖。第一,視同繳費:是指個人沒有實際繳納社會養老保險金費用,但社保中心認可等同于已經繳過費用,第二,視同繳費年限:是指職工全部工作年限中,其參加社保實際繳費之前的按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作時間。國務院《關于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的規定,實行個人繳費制度前,職工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繳費年限,
固定職工在實行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制度之前,按國家規定計算為連續工齡的時間,都可以作為“視同繳費年限”,其本意是政府履行本應承擔的對勞動者的義務,補齊歷史上欠繳的養老保險費。第三,江蘇省企業退休人員視同繳費的計算,是根據江蘇省政府發布的36號令《江蘇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規定》第二十一條來計算的,就是參保人員自參加工作的年月起(需滿足二個條件,一是本人檔案有記載,二是勞動局認可)至1995年12月31日前(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個人實際繳費前)的工作年限,
確認“視同繳費”的實際意義是用來統計“視同繳費年限”,為計發退休人員養老金提供計算的基礎數據。大家知道,當個人被確認有視同繳費年限的時候,其基本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組成的,其中基礎養老金的和過渡性養老金都與視同繳費年限有關聯,基礎養老金計算計算公式中的繳費年限就包括了視同繳費年限,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 視同繳費年限;過渡性養老金就是用來計算視同繳費年限部分應發的金額。
國家對過渡性養老金如何計發沒有統一規定,只是要求各省市自治區自定方案后,報國家人社部備案即可,江蘇省企業退休人員的過渡性養老金是如何計算的呢?公式看起來很簡單:(1995年底前推算儲存額 1996年后推算儲存額)÷120,實際計算起來還是比較復雜的。1995年底前推算儲存額=1995年省市職工工資的平均數×繳費工資指數×(1995年底前繳費年限 91年底前折算年限-1995年底前行業視同年限)×12%×(1 增發系數) 1996年以后的利息,
3、過渡性養老金中的過渡系數如何定?注意哪些?
感謝邀請,更感謝樓主的提問。樓主你好,過渡性養老金的過度系數是如何指定的?該注意哪些問題?過渡性養老金的過度系數,它是一個標準的計算方式,基本上是按照140%或者說是130%這樣的一個標準來給予過度計算的,相對來說這樣的一個標準,它基本上是選取了60%~300%的一個中間數,所以選擇這樣的一個中間數,對于絕大多數了人群來講相對是比較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