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太平天國統治下的南京,會讓你的整個人生充滿了精彩,會感受到命運的跌宕起伏,思想得到了極大的升華。當曾國藩丁憂結束后再次出山,太平天國已經鬧饑荒了,連天王洪秀全這么英明神武的人都吃起了“甘露”草、蜈蚣、壁虎,何況其他人,從1853年3月到1864年8月止,太平天國在南京堅持了11年零5個月,這對當時的南京城內的老百姓來說很幸福,晚上都會偷著樂。
1、太平天國為什么攻打南京?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原因其實有很多:第一,太平軍急于建立基地,蔣介石說的很好“自古沒有流寇成就大事的先例”。這話說的沒錯,當年的李自成的部署有接近百萬之眾,然而卻沒有穩定的根據地。在一片石被吳三桂和清軍擊敗后,李自成充其量不過損失幾萬人而已,然而,面對清軍的追擊,李自成因沒有根據地的支持,根本站不住腳,無法有效恢復實力,也不能集中兵力反擊,很快就垮了。
太平軍當時也是一樣!表面上,太平軍已經有幾十萬大軍,然而實際上能夠作戰的只有區區幾萬人而已,其余基本都是家屬等非戰斗人員,還有很多老幼婦孺,家屬們由于長距離從廣西、湖南、湖北一路轉戰,早已疲憊不堪,不堪繼續行軍。如果處理不好這些家屬,會嚴重動搖太平軍戰士的士氣,同時,太平軍也需要一個穩定能夠提供糧食和兵員的基地,依靠現在每到一處就搬空官府糧庫,是朝不保夕的,尤其一個地方也不能連續多次劫掠。
所以,當時太平軍必須建立一個基地,第二,南京的軍事環境比較好。大家注意,太平軍是從武漢乘船,長驅直入,沒有花多久時間就突破清軍安徽防線,攻破南京的,這不是說南京不適合防御,而是清軍過于腐敗,連長江上都不集結強大的水師。相反,一旦太平軍定都南京,向東是大海,基本沒有威脅,向北有長江和淮河的地理屏障,只要掌握制江權也很安全。
向西和向南都是地形非常復雜的安徽、浙江、江西地區,易守難攻,非常適合防御,清軍就算有絕對的軍事優勢,在這一代發動進攻也是很困難的。所以,定都南京就軍事上的威脅會比較小,第三,南京周邊的經濟很好。當時江南一代已經是中國主要的糧食基地和商業中心,當時太平軍已經有二三十萬規模,這些人都要吃飯。如果不是在江南一代建立根據地,恐怕只能在湖南、四川這種糧食高產地區才行,
但去四川不可能,湖南又是湘軍的老巢,哪里能夠站住腳,所以選擇江南是必須的。相反,當時華北已經開始缺糧,老百姓口糧都要靠其他地區運輸,太平軍如果選擇在河南等地建都,連吃飯問題都難以解決。第四,太平軍此時攻打北方未必有利,太平軍都是南方人,在南方的環境下作戰還是比較擅長的,無論是山地作戰還是水戰。但中國北方的環境有很大不同,一旦進入華北平原多以平原作戰為主,
然而,太平軍的武器裝備是比較差的,清軍則可以通過向洋人購買武器提高自己的火力,還有不少騎兵部隊。后來太平軍的北伐也可以看到,太平軍在平原上即便有捻軍配合,對于清軍并沒有什么優勢,況且,當時京杭大運河已經淤塞嚴重,很多航道已經不同行。太平軍依靠陸地行軍,如何能夠維持持續的糧食運輸是個大問題,如果在當地搶劫糧食軍用,如果當地有糧食也不會出現捻軍大規模叛亂了。
2、太平天國時期,生活在南京是種怎樣的體驗?
生活在太平天國統治下的南京,會讓你的整個人生充滿了精彩,會感受到命運的跌宕起伏,思想得到了極大的升華,你在那里活著活著,就會發現原來進入天國是分分鐘的事,很幸福的!從1853年3月到1864年8月止,太平天國在南京堅持了11年零5個月,這對當時的南京城內的老百姓來說很幸福,晚上都會偷著樂!1、太平天國實行圣庫制度,奉行“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的原則,將所有成員的財產一律歸圣庫,由圣庫統一分配。
這是一項偉大的創新,對于窮人家來說,反正“家無恒產”,交了就交了,機遇來的話,說不定還能分到好東西呢,怎么能不偷著樂。苦惱的是有錢人,從家財萬貫變成一無所有,多少還是很痛苦的,當然太平天國的法律是比較嚴厲的,無論你是窮人還是富人,如果想盡快到天國一游,藏匿私有財產就是一個最好的途徑,可見,太平天國還是公平的,就看你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