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起型”海嘯:一些構造地震使海底地殼大范圍急劇上升,海水也隨著隆起區上升,隆起區上方出現大規模的海水堆積,這種隆起型海底地殼運動形成的海嘯波首先表現為沿岸異常高潮現象,我國海洋災害種類繁多,包括風暴潮、赤潮、海浪、海岸侵蝕、海霧、海冰、海底地質災害、海水入侵、沿海地面沉降、河口海灣淤積、外來物種入侵、海上溢油等,海嘯主要可以分為兩種。
海洋災害是指由于海洋自然環境的異常或劇烈變化而在海上或沿岸發生的災害。海洋災害主要有災害性海浪、海冰、赤潮、海嘯和風暴潮;與海洋和大氣有關的災害性現象包括“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臺風等。我國海洋災害種類繁多,包括風暴潮、赤潮、海浪、海岸侵蝕、海霧、海冰、海底地質災害、海水入侵、沿海地面沉降、河口海灣淤積、外來物種入侵、海上溢油等。具體不用敘述,可以參考科普。
2、比起2003年 東南亞大 海嘯,海洋與人類的關系是利大于弊嗎?我覺得不是。它應該弊大于利,海嘯主要可以分為兩種。“下降型”海嘯:部分構造地震造成海底地殼大規模急劇下降,起初海水沖向突然交錯下沉的空間,上方有大面積的海水堆積。被淹沒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時,折回海面產生壓縮波,形成長波,向四周擴散蔓延,這種下降型的海底地殼運動形成了。1960年智利地震海嘯就屬于這種類型,“隆起型”海嘯:一些構造地震使海底地殼大范圍急劇上升,海水也隨著隆起區上升,隆起區上方出現大規模的海水堆積。在重力的作用下,海水必須保持一個等勢面才能達到相對平衡,于是海水從波源區域向四周擴散,形成洶涌的波浪,這種隆起型海底地殼運動形成的海嘯波首先表現為沿岸異常高潮現象。1983年5月26日日本海7.7級地震引發的海嘯就屬于這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