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重慶永川工業園
重慶永川工業園區是2002年經重慶市政府批準設立的省級特色工業園區,原名重慶市大安工業園區, 2005年12月,經重慶市政府批準更名為重慶永川工業園區,規劃建設面積20平方公里。
三十二、重慶豐都工業園
重慶豐都工業園區是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市級特色工業園區(渝府〔2003〕169號),位于豐都縣新縣城龍河東。園區遠景規劃10平方公里,控制性詳細規劃5.26平方公里,其中啟動區面積2平方公里。
三十三、重慶市晏家工業園區
位于重慶市長壽區,離重慶市主城50公里,是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市級特色工業園區,于2003年3月啟動建設,2008年在全市47個特色工業園區中綜合排名第四名,連續5年成為重慶市“五個示范工業園區”之一。
三十四、重慶忠縣工業園
忠縣工業園區是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市級特色工業園區,是我縣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的重要載體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是全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和增長極。經過三年多的建設,園區規模基本形成,工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正在向“工業園區化,園區城鎮化”的建設目標逐步邁進。截至目前,忠縣工業園區建成面積達5平方公里,建成標準廠房8萬平方米,入駐了年產1000萬噸干法水泥的安徽海螺集團、浙江一勝特工模具、浙江金龍船業、長江軸承鍛造、川江汽車、乾皓汽車零部件、華亞農業機械、巨琪諾美制藥、星博化工、天地藥業等二十多戶企業。2008年度被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評為渝東北優秀工業園區。
三十五、重慶正陽工業園
2004年,重慶市正陽工業園區是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渝府發[2003]169號)、國家發改委確認成立了渝東南首家市級特色工業園區,園區規劃面積A區(正陽)4.15平方公里, B區(青杠拓展區)6平方公里,(物流園區)1.32平方公里。
三十六、重慶大足工業園
重慶市大足工業園區,是經市人民政府于2003年7月批準設立的省(市)級特色工業園區,由大足(龍水)工業園區和大足(郵亭)工業園區兩部分組成。園區自成立以來,嚴格按照“規劃高起點、設計高標準、建設高質量、運作高效能”的原則,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改善投資環境,不斷提升園區承載力和吸引力。截止目前,園區累計引進企業210戶,1-9月實現工業總產值811600萬元,同比增長73.7%;工業增加值227200萬元,同比增長21.6%;主營業務收入795430萬元,同比增長73.1%;利潤39770萬元,同比下降3.9%;稅金19025萬元,同比增長19%;出口交貨值22658萬元,同比增長5.0%。
三十七、重慶梁平工業園區
梁平工業園是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市級工業園區之一。園區位于重慶市東北部的梁平縣梁山鎮。園區規劃面積5.06平方公里,啟動區面積1.38平方公里。園區依托縣內豐富的資源優勢和便捷的交通網絡,重點發展以食品和醫藥業為主的產業。
三十八、重慶港城工業園
重慶市港城工業園區是重慶市市級特色工業園區,位于重慶市主城區的江北區境內,南鄰長江黃金水道,北臨重慶出口加工區,東接鐵山坪森林公園,西至大佛寺長江大橋;分別距重慶空港、重慶中央商務區、重慶市委市政府所在地15公里、3公里、8公里。園區總體規劃建設面積11平方公里,分為A、B、C、D四個片區,其中:A片區6.18平方公里、B片區2.15平方公里、C片區1平方公里、D片區1.67平方公里。A、C、D片區用于工業生產,B片區依托重慶寸灘深水港、重慶鐵路貨運編組站等大型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定位于提供倉儲物流服務。
三十九、重慶建橋工業園
建橋工業園區是2003年重慶市政府批準設立的市級工業園區,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由A、B、C三個分區組成,同年6月18日破土動工。園區重點發展先進制造業、新材料產業、醫藥食品產業、電子信息產業和現代物流業。突出大項目,突出產業鏈,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四十、重慶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
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是重慶市政府為優化和提升全市產業結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而規劃建設的電子信息產業專業化園區,是重慶市“十一五”期間實施電子信息產業的主要基地。園區于2005年8月成立,是西部地區首家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核的微電子產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