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您好,小升初擇校擇的并不是名校,而是最適合孩子的學校。小升初擇校首先確定孩子是讀公辦還是民辦,這主要是根據家庭情況而定,成外每年的小升初選拔都特別重視英語,如果孩子有這方面的天賦和優勢,小升初選擇成外把握會更大,往年,師大一中由于沒有自己的高中部,常被很多小升初擇校家長吐槽,這可以說是師大一中的“傳統弱勢”。
1、小升初如何擇校?
家長您好,小升初擇校擇的并不是名校,而是最適合孩子的學校。在有些采取搖號的城市中,最難過的不是成績好的孩子去了中等的學校,而是成績不太好的孩子去了名校,試想,一個只有四年級水平的六年級生,搖號去了名校,在即將到來的初中生活中將會面臨多大的打擊,所以好學校一定是最適合孩子的學校,家長需要多多和老師溝通,幫助孩子明確目標,選擇1~3個目標學校進行擇校準備。
如果家長準備選擇蹦一蹦就能達到的民辦學校,家長需要非常明確該學校的招生政策,提前詢問已經升學成功的家長,比如,這所學校重視培養學生的哪個方面?這所學校招生的時候比較看重學生哪方面的素質?什么時候報名,什么時候面試、筆試、分班考等等,這些都是家長需要提前明確的,知曉規則才能有的放矢。明確所有的“套路”以后,家長需要和老師一起幫助孩子升學,不需要過于緊張,畢竟學??粗械暮⒆诱鎸嵉膶W習能力和學習狀況,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練習演講的能力,比如每天進行一個話題演講,3~5分鐘,針對一個話題即興表達,話題的選擇可以是往期學校面試過的話題,孩子即興演講后,家長需要進行指導,讓孩子再次練一遍增加印象。關于學習,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短時間內,學習成績可能沒辦法拔苗助長,但是良好的學習習慣卻可以受益終生,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中英文輪番閱讀,每天一則短小的故事,養成閱讀的習慣,有利于日后的作文寫作。如果家長準備選擇公辦學校,那么等待片區劃分即可,小升初只是孩子升學的第一步,如果家長很看重,那么升入了好的初中,也就意味著很大幾率升入好的高中,也就意味著很大的幾率升入好的大學。但如果孩子沒有升入心儀的學校,家長也不用緊張,每個人都是普通人,孩子不應該背負這么大的壓力,如果是小草那就做一棵健康快樂的小草,如果是參天大樹,那就努力成長為他人提供陰涼,一步一個腳印,孩子最終會成長為一個獨立的人,正直的人,善良的人,
2、現階段小升初實行公辦初中不準擇校,民辦初中才能擇校的政策,你怎么看?
關于小升初的政策免試入學是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招生的基本原則,適用于所有的公辦,民辦義務段學校。在義務段小升初,對于公辦學校實行的是就近劃片入學,保證所有少年兒童必須接受義務教育,而且是強制性的,今年教育部的招生政策規定,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招生同步進行。學校不得通過相關培訓班和社會教育機構合作,提前選拔,
提前招生。對于報名人數超過招生人數的民辦學校,教育主管部門要引導學校采取電腦隨機派位的方式招生,不得采用統一筆試或者變相形式的統一知識性考試來選拔生源,今年年初,各地的小升初招生政策普遍出臺,從我了解的情況來看,大多都在貫徹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對于民辦學校的招生,多數會采取電腦隨機派位的方式進行。而且公、民辦都采取同步招生,對于學生來說,人人都有均等的機會,被一些家長認為教育教學質量較好的民辦學校錄取,
打破了以前民辦學校擇優錄取,掐尖招生的局面,我覺得這樣的政策應該,在落實過程中受到家長的歡迎。曾經民辦小升初的招生比較混亂在多年以前,全國民辦小升初的招生工作,凸顯提前招生,違規招生、掐尖招生,采取各種不正當的競爭手段進行招生考試,擾亂了義務教育的秩序,有人過去調侃說到民辦小升初招生,是讓公辦中學校長欲哭無淚的日子,好生源被通過各種方式全部招走了,公辦學校沒有選擇,只能全盤接收,這造成了公辦與民辦的極大不公平。
一些民辦學校在招生過程中與培訓機構掛鉤,采取提前考試、違規招生等行為,將各類競賽證書,榮譽證書。作為入學參考依據等等,這樣變相招生的方式讓家長增加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家長們苦不堪言,對教育怨聲載道,過去民辦學校無序招生,政策依據就是民辦教育法規定,民辦教育學校具有招生自主權,我們的一些民辦學校,打著政策的幌子,將這種自主權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