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這么多房子那平臺發布的房子價格有多少議價空間呢,這么說吧。綜上,鄭州雖然說這幾年發展不慢,但是房價的升值空間大小還是要依賴于資源集中度,鄭東新區的房價均價從幾年前都是這樣,因為本身價格太高未來升值的空間并不大,大部分掛的價格都是房東想賣的理想價格,買這么貴的東西誰都不可能不討價還價,即使同一個小區同一棟樓也有不同樓層不同朝向等他的價格也不同,所以他們掛的價格這個小區的賣的最貴的那套,然后根據自己的房子的樓層呀朝向啊適當少一點,因為有參考嘛,價格這東西其實就是參考出來的,所以討價還價的高手這里就體現出來了,這里就要去試探房東急不急賣,心里底價是多少,正常先砍個總價的20%,試探房東心理,如果非常生氣的想走,說明確實過分了,2%的往上加,我們的上線就是砍房東報價的10%,真心想賣的基本能在這個區間成交。
1、安居客和貝殼上的房源,能把價格談下去嗎?大概能少多少?
我是鏈家的,上個月錄的房子,市場價560左右,業主算是著急賣,換房子,屬于連環單,報價位的時候,業主準備報價520萬就是心里底價,我和業主談了大概一個小時,好說歹說愿意500整出售,系統報價510萬。看房子的自然特別多,約業主的也很多,按說這么低的報價最多了不起三天就么得了,可客戶們還覺得有談價的空間,就是想再等等,掛牌了有半個月,業主調整價位520萬客戶來就簽合同,客戶過來了,嫌價位高,要砍價,這一個客戶來了三次,最后價位成功的砍到535萬成交了,
是不是很諷刺。看著客戶簽合同的時候,我什么心情你們知道不,我費了這么多口舌從業主最初報價的520萬談到了500,最后535成交了,了解到一個樂觀原因,客戶的七大姑八大姨軍師太多了。我給業主找房看房子的時候還討論這個成交的價位,業主說他如果過來直接簽了我把家具家電車位都給他留下了,這倒好我省事了還多賣點錢兒,
2、如果要買房,鄭州哪里的比較有升值空間?
感謝邀請回答這個問題,對于買房保值的問題也寫過不少文章,對于鄭州這樣的城市來說,哪里的房產更加保值?從個人對于鄭州樓市的觀察來看,主城區的房產買來都保值的,當然升值的空間大的區域其實還是集中在優質資源比較集中的區域,比如:金水區和三環內區域等。借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房價的最終體現形式還是資源聚集度,優質資源越集中房價自然就越高,未來升值空間就越大圖上所示是鄭州過去一年房價均價走勢圖,其實房價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表現形式,就是跟資源、政策、基礎配套等直接相關。
一般來說這些東西越多,房價就越高,反之亦然,幾點愚見:第一、鄭州區域房價的高低順序基本代表了各個區域資源集中度情況,金水區、中原區、二七區等主城區資源集中度還是不錯的。根據查詢后發現截止到11月份鄭州市區內各個區域的房價均價分別為鄭東新區11月新房均價27222元/m2、金水11月新房均價19101元/m2、經濟開發區11月新房均價16660元/m2、中原11月新房均價14791元/m2、管城11月新房均價14370元/m2、二七11月新房均價14175元/m2、惠濟11月新房均價14048元/m2、高新區11月新房均價13423元/m2、航空港區11月新房均價10761元/m2;基本上就很明顯了,幾個傳統市轄區金水區、經濟開發區、中原區、管城區、二七區、惠濟區和高新區等是資源相對比較優質的,
鄭東新區的房價均價從幾年前都是這樣,因為本身價格太高未來升值的空間并不大。第二、鄭州雖然已經規劃了5環,但是目前來看資源基礎配套比較完善的基本還是集中在三環內區域,部分3-4環區域發展也尚可,一個很簡單的例子,鄭州目前開通的幾條地鐵線路,集中的區域還是在三環內區域,比如:一號線、二號線、五號線等都是集中在三環內(甚至是二環內),根據鄭州未來地鐵規劃來看(如圖上所示)線路最集中的區域還是在市區老城區。
除去地鐵外,包括中小學教育、三甲醫院分布等基本也是如此,這也是為何包括鄭州在內很多老城區房價要高于遠城區的主要原因。鄭州房產要想出現類似于2016年那樣的情況基本不現實,這幾年鄭州對于房產的態度很明顯第一、堅持房住不炒是鄭州一直在做的事情,僅僅從同類型城市來看,鄭州的房價水平不高,對于房產調控的力度不弱,未來不會輕易出現放松調控的情況,
鄭州已經連續多年被媒體評為新一線城市,在新一線城市的房價來說只能算是中下水平,根據觀察來看鄭州并沒有放松調控的跡象,目前來說鄭州還是以產業轉型和招商引資為主,那么控制好房價,穩定土地價格就是長久之計(起碼4-5年是靠譜的)。第二、未來鄭州市區的房產升值比較慢是事實,多數投資收益還是要依靠房租,根據國家統計局10月份的數據來看,鄭州新房同比上漲3.8%,二手房下跌2.5%;未來這樣的情況會持續存在,雖然說老城區內的房價上漲具備基礎,但是未來大概率收益還是要依靠租金收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