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廟是攻寨指揮部所在地,也是革命老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偃師市府店鎮楊窯村洛陽市烈士陵園這里安葬著不同革命時期的烈士,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第一批洛陽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之一,現代人不理解,今后也不會在有人學,祠堂古樸凝重,飽經風霜,在樹木掩映中供后人瞻仰。
1、洛陽有哪些紅色教育基地?
9月3日,是每個中國人都應銘記的日子14年浴血奮戰,3500多萬同胞傷亡......74年前的今天,終于迎來中華民族的勝利今天讓我們走進紅色景區,重溫紅色文化,感恩革命先烈的付出,惜當下幸福生活洛陽黨建館洛陽黨建館分為初心篇、使命篇、擔當篇共3個展示篇章。通過文字、圖片、多媒體等方式,全面回顧展示洛陽黨的建設和發展歷程,
旨在引導全市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加快建設副中心、打造全省增長極,建成現代化強市的目標而不懈奮斗。地址:洛陽市市民之二樓“中共洛陽組”誕生地紀念館河南第一個黨組織“中共洛陽組”誕生地紀念館,位于瀍河區的鄭州鐵路局洛陽機務段院內,“中共洛陽組”誕生地紀念館占地總面積5200平米,分為東、西兩座“姊妹樓”展區,共包含12個獨立展廳(含序廳),整個展陳分為“五四驚雷開天辟地”、“工運先聲星火燎原”、“薪火相傳古都新生”三部分,展出實物、圖片等120多件,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如今,“中共洛陽組”誕生地紀念館已經成為各地黨員干部參觀學習的“打卡勝地”,在這里,大家共同聆聽革命先烈的奮斗史詩,探尋共產黨人的初心,感悟共產黨人的使命。地址:瀍河區鐵北東路鄭州鐵路局洛陽機務段院內中共豫西特委梁村舊址中共豫西特委梁村舊址位于伊濱區諸葛鎮梁村梁家祠堂,曾是中共豫西特委(后改為中共豫西省委)、中共洛陽中心縣委所在地,
2001年,中共豫西特委舊址梁家祠堂建成了中共豫西特委紀念館。紀念館門前的紀念碑上,刻著“中共豫西特委,中共洛陽縣委,特委《前鋒報》印刷所舊址”字樣,祠堂古樸凝重,飽經風霜,在樹木掩映中供后人瞻仰。地址:伊濱區諸葛鎮梁村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隊部舊址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隊部舊址位于偃師市府店鎮楊窯村,該院落系民國時期建筑,
該館分為展廳、會議室舊址等部分,展廳內有圖片、實物和文字介紹。參觀者可借此了解在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領導下,抗日根據地人民群眾同日本侵略者展開艱苦卓絕斗爭的珍貴事跡,地址:偃師市府店鎮楊窯村洛陽市烈士陵園這里安葬著不同革命時期的烈士,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第一批洛陽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之一。
該烈士陵園始建于1955年,從空中看可以發現,整座烈士陵園呈墓碑的形狀,這里有洛陽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烈士墓區(一區、二區、三區)、革命烈士紀念碑、革命烈士紀念碑副碑、革命烈士骨灰堂等。革命烈士紀念碑巍然矗立于烈士陵園中央,碑身鐫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幾個大字,該紀念碑主碑平臺占地面積960平方米,寓意祖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地址:老城區陵園路一號抱犢寨抱犢寨紅色旅游風景區位于欒川縣三川鎮境內,因牧童食靈芝草,抱牛犢飛升登仙的神話故事而得名,也因一段慘烈的戰事而著名,火神廟是攻寨指揮部所在地,也是革命老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主要有解放抱犢寨紀念碑、支前指揮部、攻寨指揮部、戰地醫院、彈藥庫等部分組成,指揮部里當年解放軍用過的槍械保存完好、作戰文稿依稀可辨,生動的展示了當年解放軍誓死克寨、緊張備戰的生動情形。
2、紅旗渠真的有嗎?如果有,具體地址在哪里?
o也不能全怪提問者無知!紅旗渠開工于文革前,建成于文革中,算來盡六十年了!80年代宣傳的很廣,從90年代就漫漫的淡下來了,后來基本沒人提了,幾代人過去了,說不知道新鮮嗎?近期又排成了電影,哪種吃苦精神,拼命干勁,現在人不相信不正常嗎?所以產生了懷疑,不合理嗎?紅旗渠不是是人都知道,老一代人知道,稍后的有印象,在后人聽說過,在來人完全不知道了太正常了!紅旗渠講的干勁,吃苦精神!團結奉獻!犧牲精神!現代人不理解,今后也不會在有人學!那是時代的產物!把那種干法,精神強加給當代人,有多少人能接受?在自代干糧,長一期義務工!隨時有生命危險!天天就是干干干!分文沒有,用現在觀點不是笑話嗎?那強度!那條件!那生活標準!放到現在一天二百元不一定有人干!不能用現在的眼光看過去,不能用過去的眼光看現在!記住可以,不耍忘記也應當,但不可照般!修長城工程時比修紅旗渠更堅苦!后來人有人學嗎?以上是個人看法,不可能負合您的看法,見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