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人說鄭州好拿武漢來比較,這是因為同屬中部地區,武漢是中部地區龍頭老大,不和武漢比和誰比,通過和武漢比找出差距找出問題,才知道自己落后多少,以便制定措施,學習武漢的先進方面,彌補鄭州的短板,通過比、學、趕才能使鄭州迊頭趕上,在教育科技方面有大的轉變,在中部崛起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1、很好奇武漢從來都沒有想過很鄭州比,為啥鄭州天天喊著很武漢比呢?
說實在的武漢整體實力高鄭州一籌,如GDP總量,高校總數及重點高校和科研機構以及工業基礎等都是鄭州無法相比的,所以武漢就沒必要去和鄭州比,要比也是北上廣深這些超大城市。但是鄭州不能去和這些城市相比,因為差距大的去了,為什么有人說鄭州好拿武漢來比較,這是因為同屬中部地區,武漢是中部地區龍頭老大,不和武漢比和誰比,通過和武漢比找出差距找出問題,才知道自己落后多少,以便制定措施,學習武漢的先進方面,彌補鄭州的短板,通過比、學、趕才能使鄭州迊頭趕上,在教育科技方面有大的轉變,在中部崛起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2、為什么總有人要把鄭州和武漢,襄陽和南陽比?
提問的應該是河南人,如果是一名湖北人的話,她不會把武漢跟鄭州來相比,更不會把襄陽通南陽來相比,其實,我們都知道武漢一直是拿北上廣深這種一線城市來對標的,向他們看齊。而襄陽這座城市會拿洛陽或其他省會城市來做比較,對標發展,我們都知道人是求上進的,比的話肯定要找一個比自己稍微強一點的來做比較。武漢2018年GDP約為1.5萬億,全國排名第九位,而鄭州2018年GDP僅為1萬億,全國排名第17位,武漢的GDP是鄭州的1.5倍,差距非常懸殊,
襄陽2018年GDP為4300億,全國排名50位,而南陽2018年GDP僅為3100億,全國排名78位,襄陽GDP比南陽GDP高出30%多,差距非常明顯。鄭州和武漢相比,應該是河南人提出來的,他們的目的非常簡單,就是希望通過對標武漢來找出鄭州發展的差距,從而縮小于武漢的差距,南陽和襄陽比也是相同的道理,因為襄陽和南陽兩地距離比較近,南陽城市人口約為襄陽的兩倍,但GDP卻比襄陽少了1300億(南陽2018年3100億),南陽對標襄陽也正是在找自身的差距,希望能夠借鑒襄陽的經驗,發展自己的經濟,能夠夠趕上襄陽,甚至將來能夠超過襄陽。
3、鄭州和武漢,你看好誰?
鄭州和武漢同是中部重要城市,同是國家支持建設的國家中心城市,從近代歷史上武漢從各個方面的地位都優于高于鄭州,鄭州只不過是個縣城,底子薄,基礎差,根本不能跟武漢相比,差距甚遠。剛解放時,武漢是次于上海等著名城市的大都市,1954年省會從開封遷移到鄭州后,鄭州才有了發展的機遇,靠著重要的交通樞紐地理位置,逐步發展到今天,
鄭州發展雖然較快,人口超千萬,GDp破萬億,但仍不能趕超武漢,科教短板短時間無法彌補,從目前兩城市綜合對比,鄭州與武漢還不是同一水平線的城市,實事求是講,鄭州還需付出很大努力,需要一定時間才有可能達到武漢現有的水平,但鄭州有一定優勢,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中,一定會更加出彩,成為名符其實的國家中心城市。,
4、鄭州超越武漢還需要多久?
鄭州超越武漢還需要多久?如果我說一萬年,可能還是說短了,說到底,是根本不可能!鄭州沒有和武漢相比的可能性!鄭州無非做了幾十年的省會,城市面貌稍有些改善,就急著拉著這個城市那個城市比,否則怕人家不知道地球上有鄭州這座城市似的。鄭州一座普通地級市,行政級別只有武漢的一個區的水平,而武漢,做過亞洲的第一個直轄市,現在也是副省級城市,高于鄭州一個級別。
5、鄭州和武漢哪個城市更適合居?。?/strong>
1.語言上,鄭州是河南話的天下,整個河南語言比較統一,所以河南平原地區人到了鄭州繼續說河南話,普通話無法得勢。非河南人在鄭州融入不易,武漢則不一樣,武漢話只限于老武漢市區,到了郊區就是聽不懂的方言,整個湖北也是走個翻個山過條河方言就大變,各區縣難以交流,因此湖北人到了武漢只能用普通話為通用語。如今在武漢除了三鎮中的漢口老城區,普通話在全市生活中占了壓倒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