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三鎮漢口,漢陽和漢口是密不可分的,單獨的個體都不能說是武漢的中心。有人武漢的中心應該在江漢關司門口一帶,但如果從老百姓心目中定義,武漢曾經的中心在中山公園;如果從政治上看,武漢的中心在沿江大道一元路口的武漢市委大院,漢口的商業、漢陽的工業、武昌的科教、光谷的高新產業都是武漢發展的基石。
1、武漢漢口北的發展怎么樣?
從武漢整體來看,作為中部的特大城市,不論是資源還是政策都對武漢有利好,未來一線城市的溢出效應也將加快武漢的發展速度。漢口的商業、漢陽的工業、武昌的科教、光谷的高新產業都是武漢發展的基石,從漢口北自身來說,它可以看做是漢正街小商品市場的延續,但是因為其較偏的區域位置以及中國商業模式的升級和傳統小商品市場的萎縮,很多商戶生存艱難。
同時,變革也意味著機會,漢口北市場依托武漢臨空經濟區,同時也離規劃中的長江新城較近,從地理上來講,意味著將迎接新一輪的政策紅利,隨著漢正街整體改造的加速,未來幾年,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商戶將被分流到漢口北市場,而漢口北目前的交通配套也越來越完備。總結:武漢整體向好,未來發展將會加速;同時漢口北作為武漢傳統商業發展、轉變和升級的一個標桿項目,未來將為有越來越多的政策紅利;作為商戶來說,肯定會有一段時間的陣痛期,如果依然維持以前的商業模式,將會愈發艱難,
2、光谷東是怎樣的存在,會成為武漢的中心嗎?
光谷東有兩個位置,一是指現在東湖高新區的主要區域,從高新大到的三環線到左嶺大道,九峰山、雞公山到武黃高速這一片。另有一些人認為光谷東是指葛店開發區,包括紅蓮湖、梧桐湖,這些地方屬于鄂州市,在武漢東湖高新區的東邊,承接了光谷外溢的產業,一些地產商大打光谷東的牌子,從你的提問意思看,你所說的光谷東應該是指武漢東湖高新區的主要區域,即光谷中心城那邊的范圍。
應該說光谷政務中心從吳家灣搬到光谷四路后,光谷的重心就到了光谷中心城,光谷有脫離武漢中心城區,獨成一體的發展趨勢,光谷的發展規劃應該是二十年前就規劃好的,當年在荒山野嶺中修出一條孤零零的高新大道,但一直都沒有大動作,到2014年,只有桃花源和朗詩里程兩個小區,周邊都還是農田,房價四五千,驛山高爾夫雖然還早些,但武漢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在哪里。
現在的高新大道、高新二路兩邊都已是樓房林立,房價也是一漲再漲,但是光谷的發展不是從市中心往外推進,而是有點另起爐灶的意思,與中心城區有一個斷層,在光谷大道到三環線之間,之間雖然有不少的小區和單位,他們似乎與光谷少了些聯系,更象是市區的邊緣,東湖高新區的行政單位也特殊,他是個功能區,托管著洪山區和江夏區的一些地盤,但他的級別又比江夏區、洪山區高半級,與鄂州市的級別一樣,省市都重視光谷的發展。
但光谷東畢竟只是武漢的一小塊地方,且偏居東邊一隅,也不可能成為武漢的中心,武漢三鎮、二江四岸需要均衡發展,如果武漢把過多的財力放在一處,造成城市發展失衡,反而不利于城市發展,光谷東能不能成為真正的光谷,現在還為時尚早,雖然現在規劃了科技城、科技走廊,但能不能實現、如何實現,還有待觀察。光谷的規劃前景很誘人,弓也好、箭也罷,要實現不僅需要時間和財力,還有其他許多不確定因素,
3、未來武漢人的居住中心在哪里?
很多人說武漢是一個沒有中心的城市,漢口的人說武漢的中心在江漢路,武昌的人說在光谷,漢陽的人說在鐘家村,還有人說武漢未來的城市中心在長江新城。其實武漢三鎮漢口,漢陽和漢口是密不可分的,單獨的個體都不能說是武漢的中心,武漢未來的規劃是一個要容納2000萬人的國家中心城市,而根據武漢“三環十三射”的交通路網規劃,在未來,個人認為三環之內都是武漢的中心,個別是武漢市打造的“長江主軸”片區,可以說是武漢城市的核心所在。
隨著城市落戶門檻的不斷降低(據說武漢正在研究中專生落戶政策),融入城市的人口越來越多,2019年武漢常住人口也是突破1300萬,相信3~5年之后,三環之內都是稀缺資源,是城市的中心所在,另外,武漢這幾年的地鐵建設也是飛快,加速了遠城區和中心城區的聯動性,江夏區已通地鐵、漢南和蔡甸正在建設中,地鐵即將通車,新洲已有陽邏線,黃陂已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