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擁有“垃圾分類”的意識,但“垃圾分類”的教育和執行措施卻未跟上腳步,導致“垃圾分類”無法深入群眾的日常生活習慣中,這或許就是我們垃圾分類的現狀。一、做服務上海是目前做強制垃圾分類最火的,鄭州雖然已經在推行垃圾分類,但還沒有達到強制的地步。
1、鄭州即將強制垃圾分類,怎么能在這個風口賺取第一桶金呢?
感謝邀請,如果能拿到政府采購垃圾桶的訂單,自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能,就要嘗試著做一些服務。一、做服務上海是目前做強制垃圾分類最火的,鄭州雖然已經在推行垃圾分類,但還沒有達到強制的地步,按照上海的經驗,分錯就要罰款,那么就衍生出了一種職業——代扔垃圾。城市的小區住戶是非常密集的,人們可以接受外賣,也會接受垃圾代扔,
因此可以承包住戶的垃圾代扔服務,賺個辛苦錢,不過這種做法就垃圾分類的本質而言并不提倡。二、做設備鄭州要想進行強制性的垃圾分類,就必須要采購大量垃圾桶,也需要有一些智能化的垃圾桶,因此可以嘗試投放一些智能分類垃圾桶,在垃圾桶上也可以做廣告,既是公益也是商業,當然能接到大工程更好。三、做資源回收利用垃圾分類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資源的回收利用,這個與廢品站的性質還不一樣,
2、鄭州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方案出爐!居民補貼標準來了,你怎么看?
鄭州加入垃圾分類是一項惠及后代的工程。每個城市都應該提早加入進來,但是就目前來看垃圾分類對每個參與這項計劃的人,其實都有非常高的要求。第一,需要我們每個市民建立這個意識,同時還要求一定程度的“專業性”,能夠學會辨認生活中的各種物件,知道他們該怎么分類,就目前而言,包括我自己都是停留在書面上。第二,就是需要不斷做功課去學習,對垃圾進行分門別類,還要學以致用,由于龐大的人口以及大家文化程度素質問題,這個對我們來說必須要養成一個習慣才能見到效果,這勢必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第三,垃圾分類這個復雜的工程對政府也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施行垃圾分類后,可想垃圾車的回收和運送成本問題必將大大增加,不僅僅是硬件,還是系統工程,
3、鄭州市民注意!亂丟垃圾、垃圾不分類或將被罰,個人最高罰500元,你怎么看?
很支持鄭州的這一做法,作為新一線城市,就應該拿出新一線城市應該有的樣子出來。關于這個問題,我談一下自己的看法,首先我們了解一下,亂丟垃圾、垃圾不分類的壞處有哪些?一,污染環境,很多是一些有害的垃圾隨處丟棄的話會嚴重污染環境,特別是含有有害物質的垃圾,對人民的健康有嚴重威脅;二,影響市容市貌,影響整個城市的形象,無法想象一個垃圾滿天飛到處都是的城市是多么慘不忍睹;三,浪費社會資源,增加社會負擔,清理這些垃圾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嚴重浪費國家資源。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不亂丟垃圾,做好垃圾分類,有哪些好處呢?一,提高垃圾的回收率;二,減少有害垃圾對環境的污染,有利于分類處理;三,降低垃圾處理的成本,減少了資源浪費;四,美化環境,有利于城市形象的提升,然而現實并不理想,亂丟垃圾的現象還是很常見,垃圾分類做的非常差,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盡量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呢?一,以身作則,從自己做起;二,積極制止亂丟垃圾,以及垃圾不分類的行為;三,好的觀念從娃娃抓起,培養孩子從小養成不亂丟垃圾以及垃圾分類的習慣;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垃圾桶的數量,垃圾分類提醒清晰;五,政府部門要加大這方法的宣傳力度;六,在市民素質短時間無法大幅度提高的情況下,制度的約束是最有效的方法。
4、鄭州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要提升,你開始回收利用了嗎,你怎么看?
我覺得是很好的,國內目前的垃圾分類,說實在的需要大改進!其實在大約20年前,我國就開始實行了“垃圾分類”,但放眼當今各個城市,真正做得好的卻很少。在大部分城市的街道上,我們會看到這樣的兩個垃圾桶,一邊是“可回收垃圾”,一邊是“不可回收垃圾”,但當我們走近這些垃圾桶會發現,垃圾們并沒有被正確投放,在一些小區里,會更加細化地擺著4個垃圾桶,分別寫著“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它垃圾”,但對于很多生活垃圾,許多人其實分不清它們該屬于哪一類,這樣又如何做好垃圾分類呢?也有些執行得不錯的小區,會規定每天的垃圾投放時間,并有工作人員在一旁監督,這樣就能確保垃圾都被分類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