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疾病,屬于“三高”中的一高,高血壓一旦患上就需要終身服藥,以控制血壓平穩。單純舒張期高血壓的患者多為中青年,發病高峰在35~49歲間,是白領常見高血壓類型,即使診斷與治療是預防高血壓并發癥的關鍵,高血壓是非常常見的慢性疾病,也是早發心血管疾病分量最重的可修正危險因素。
1、血壓高是怎么回事?
頭暈、頭痛、頸項板緊等,都是高血壓的癥狀您在壓力大或精神緊張的時候,是否經歷過感覺頸項突然緊繃、頭痛或心悸嗎?如果有,那么您或許應該檢查是否患上了高血壓。高血壓是指以體循環的動脈血壓(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為主要特征的臨床綜合癥,高血壓是非常常見的慢性疾病,也是早發心血管疾病分量最重的可修正危險因素。
高血壓發生的原因遺傳因素:大約60%的高血壓患者有該疾病的家族史,自身的精神和環境:長期處于精神緊張、焦慮、或身處于吵雜的環境里等因素都可能引發高血壓的發病。年齡:高血壓的發病率有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的趨勢,尤其是過了40歲,發病率也會相對提高,生活習慣:膳食結構不合理,不規律。例如常吃鹽分過高或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大量飲酒、吸煙、缺乏運動等不良的生活習慣都可使血壓升高,
吸煙會加速動脈硬化,進一步增加高血壓發病的機率。藥物影響:避孕藥、激素、消炎藥、抗抑郁藥等藥物都可能會影響血壓,其他疾病的因素:肥胖、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疾病都可能引發高血壓。治療高血壓最好的方法是什么?高血壓治療的最大目標是把血壓降到標準值,從而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高血壓常常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因素共存,例如高膽固醇或糖尿病等,所以高血壓的治療必須是綜合性的。
治療高血壓須從多方面同時進行:改善生活習慣:減輕并控制體重、減少鈉鹽攝入、補充鈣和鉀鹽、減少脂肪攝入、增加運動、戒煙、限制飲酒、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降血壓藥物治療:根據個人情況服用合適的藥物的劑量,爭取最佳療效。控制其他可能造成血壓升高的因素:若患有除高血壓以外的疾病,必須同時管理好該疾病,從而確保血壓不會因此而升高,
什么才算是正常血壓?正常成年人的血壓值定義為心臟收縮時(收縮壓)120毫米汞柱和心臟舒張時(舒張壓)80毫米汞柱(120/80mmHg)。收縮壓大于或等于14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大于或等于90毫米汞柱(140/90mmHg)時,就視為血壓升高或高血壓,高血壓的癥狀/臨床表現因人而異,在早期可能沒有癥狀或癥狀不明顯。
常見的癥狀包括頭痛、頭暈、心悸、胸悶、乏力等,如果血壓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也可能出現劇烈頭痛、嘔吐、暈眩等癥狀。即使診斷與治療是預防高血壓并發癥的關鍵,血壓高該吃什么?更加合理的膳食結構對于高血壓患者管控自己的血壓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日常飲食中做調整可以說和藥物治療一樣重要,高血壓患者在飲食方面應該注意的事項如下:少量多餐,每一餐避免過飽。
需要減重的病人也應該攝入低熱量的食物,而以高纖維食物為主,如白菜、冬瓜、番茄、洋蔥等,低鹽飲食:每天攝入的鹽量盡量控制在2-5克,即約一小匙,并注意調味料中的鹽分。咸菜、腐乳、腌制品、咸蛋、空心菜和茼蒿菜等含鈉較高的蔬菜,也應盡量少吃或不吃,多吃含有大量鉀的食物:高鉀食物可以對抗鹽里的鈉所引起的升壓和血管損傷作用,包括豆類、冬菇、杏仁、核桃、花生、瘦肉、根莖類蔬菜如莧菜、油菜及大蔥等,水果如香蕉、橘子等。
2、血壓猛增是怎么回事?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疾病,屬于“三高”中的一高,高血壓一旦患上就需要終身服藥,以控制血壓平穩,那么,有哪些情況會導致血壓急劇升高呢?血壓升高的原因要想知道血壓為何猛增,先要了解血壓是如何升高的。血壓升高的原因總體來說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由于心臟泵血能力加強,比如心臟收縮力增強,每秒泵出的血液增加,而血管壁的彈性是有限的,大量的血液泵出就會造成血壓升高;另一類是由于動脈失去彈性,無法正常擴張,或動脈內壁出現粥樣硬化,使血管狹窄,當血液通過狹窄的血管時,對血管壁的擠壓就會導致血壓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