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武,春秋齊國樂安人(今山東北部人士);吳起,戰國衛國人(今山東菏澤人);蒙恬,秦國著名將領,祖籍齊國人(今山東臨沂人);陳湯,西漢名將,今山東兗州人程咬金,唐朝名將,今山東東平人秦瓊,唐朝名將,今山東濟南人戚繼光,抗倭名將明朝,山東蓬萊人吳佩孚,北洋軍閥,山東蓬萊人張宗昌,狗肉將軍,山東掖縣人孫傳芳,北洋軍閥,山東泰安人左寶貴,山東臨沂人李玉堂,抗日名將,山東廣饒人李延年,抗日名將,山東廣饒人李仙州,抗日名將,山東廣饒人張自忠,抗日名將,山東臨清人王耀武,抗日名將,山東泰安人宋哲元,抗日名將,山東樂陵人于學忠,抗日名將,山東蓬萊人孔慶德,開國中將,山東曲阜人劉興元,開國中將,山東莒南人孫繼先,開國中將,山東曹縣人孫干卿,開國少將,山東臨淄人以上就是我整理出來,水平有限,也沒有詳細介紹,想要了解可以自己百度每位將軍的事跡。
1、三國時期有哪些山東籍名將?
三國時期的【山東】往往是指【崤山以東】的黃淮海下游平原地區,它和我們今天的【山東省】并不是一個含義,這是首先需要強調的。不過,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本題,三國時期的名將故鄉有哪些是在如今的山東省境內,這樣就比較合理了,那么,有哪些三國著名武人是【山東大漢】呢?且看寒鯤為您梳理一番:曹魏五良之一:于禁曹操帳下擁有五員不是諸曹諸夏侯的外姓名將,他們分別是張遼、張頜、徐晃、樂進、于禁。
其中,于禁是當時的【泰山郡鉅平縣】人,也就是今天的【山東省泰安市南部】人,于禁本來是鮑信帳下將領,后來被鮑信推薦給曹操,此將既能率領精銳沖鋒陷陣,也能上陣單挑殺敵斬將,還善于堅守防御遠多于己方的敵軍,而且還在治軍方面堪稱嚴厲齊整,是曹操征戰四方的得力助手之一,可惜最終晚節不保,投降了關羽,后來輾轉東吳回到曹魏,已經物是人非,甚為可惜,
【下圖為游戲《三國志11》中的于禁形象】曹魏威侯:臧霸臧霸是漢末【泰山郡華縣】人,也就是今天的【山東省臨沂市費縣方城鎮】人,他在漢末大亂時先是跟隨陶謙,后來自行割據東海地區,直至呂布被曹操挫敗,才歸降了曹操,并成為曹操帳下的一員將領。臧霸在曹操與袁紹、孫權等軍閥的戰役里,屢立戰功,曾在濡須口兩度阻遏孫權北上,官至鎮東將軍,
曹魏建立后,臧霸被封為執金吾,領有食邑三千戶。魏明帝時又加封五百戶,死后追謚為“威侯”,孫氏虎將:太史慈太史慈是漢末【東萊郡黃縣】人,也就是今天的【山東省龍口市東部】人。太史慈弓馬嫻熟,武力值高,而且為人很有義氣,在當時就名滿天下,太史慈起先是在東萊郡當小官的,奈何得罪了地方官僚,避居遼東,后來被孔融召喚,為救孔融而請劉備援兵。
而后,太史慈便跟了劉繇,正逢孫策攻擊江東,這才上演了一出馳名三國的單挑大戰,可見太史慈是一個在武力值上與小霸王孫策不相上下的人物,最后,太史慈為江東孫氏效力了十多年,還沒等到赤壁之戰便早早去世了,享年41歲,甚是可惜。【下圖為游戲《三國志11》中的太史慈形象】曹魏愍侯:李典李典是漢末【山陽郡鉅野縣】人,也就是今天的【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人,
李典應該算是曹魏軍中最有儒將風范的名將了,他自幼熟讀《左傳》,為人頗具長者風范,可謂是一個比較成熟穩重的人。李典跟隨其伯父李乾、兄長李整帶著幾千食客一同投奔曹操,可見其家底應該是不錯的,后來李乾李整先后去世,李典便統領起了這支自家帶過來的部隊,李典參與了消滅呂布、北征河北、南拒合肥等重大戰役,可惜36歲便英年早逝。
2、山東自古至今,出了很多名將,你知道哪些?
山東自古至今,出了很多名將,下面介紹6位古代名將和3位共和國開國中將,吳起,衛國左氏(今山東曹縣)人。戰國初期軍事家,強魏扶楚;率軍攻打秦國奪秦之河西之地,李典,山陽郡鉅野縣(今山東巨野)人。東漢末年名將,官至破虜將軍,指揮逍遙津之戰獲勝,臧霸,泰山郡華縣(今山東費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名將,官至鎮東將軍,居巢破孫權,逢龍敗韓當,
李勣(jì),曹州離狐(今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人。唐朝初年名將,兩擊薛延陀,平定磧北;大破高句麗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戚繼光,山東蓬萊人,一說祖籍安徽定遠,明朝抗倭名將,杰出的軍事家、民族英雄。圖:戚繼光左寶貴,山東費縣地方集(今屬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人,清末民族英雄,建威將軍,日侵朝鮮,他入駐平壤,率部抗敵,壯烈犧牲。
孫繼先,山東省曹縣人,開國中將,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江西模范師3團3營營長,紅一軍團第1師1團1營營長等職。參加蘇區第三、四次反“圍剿”作戰;長征中參加四渡赤水、突破烏江、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等戰斗,后參加直羅鎮戰役和東征作戰,抗戰時期,曾任八路軍129師386旅772團參謀長,津浦支隊支隊長,山東縱隊第2支隊支隊長等職,參加過常生口、黃底崖等戰斗,多次粉碎日偽軍的“合圍”、“掃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