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現在互聯網這么發達,什么時間發生地震第一時間便可以知道,不是所有地震都與臨沂與郯城有關。從上圖可以看出,濟南長清地震與這次濟寧微山縣不是在一個地震帶上,長清是濟南一個區,歷史上有多次小地震發生,最大的一次地震5.8級,發生在明朝年間,之后再也沒有發生過大地震,而這些小地震的發生與長清斷裂有關,這條斷層距今時間很遙遠,大致在75~100萬年前之間。
1、山東煙臺發生3.8級地震,地震來臨時有何征兆?
謝邀!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月6日16時46分在山東煙臺市蓬萊區海域發生3.8級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震中位于北緯37.99度,東經120.41度,距海岸線最近約26公里。本次地震周邊20公里內無村莊分布,100公里內無鄉鎮駐地分布,震中距長島縣30公里、距蓬萊市37公里、距龍口市39公里、距招遠市71公里、距棲霞市83公里,距煙臺市109公里,距濟南市327公里,距天津市305公里。
地震發生時我身處位置于煙臺市高新區,距離較遠,當時無任何震感,但隨后接到身處蓬萊區的親朋致電得知他們那邊有明顯震感,但次日據網友透露,威海濰坊均有震感:還以為大風吹的樓晃。不知此消息是否屬實,一時間上了熱搜對于從小生活在煙臺的我來說,基本沒有聽說過什么損壞較大的地震。半島內陸最大的一次地震發生在1939年乳山,震級為5.5級,
除此之外再沒有更大的了。海域地震要比陸地地震大一些,威海北部,長島附近,整個渤海海域,7級以上的有5次,1969年萊州灣發生過7.4級地震。雖然離陸地比較近,但并沒有造成很大的破壞,網絡配圖“煙臺由于地質構造的特點,地震發生的頻次比較多,1970年有地震記錄以來,2級地震年平均是30.5次,3級以上是5次,其中三分之二是在海域。
”市地震局臺網中心主任孟強說,孟強說,煙臺歷史上地震雖然較多,但大部分是在海里,陸地上相對較少。煙臺地震活動有三個特點:震級比較小、頻次比較高、震源比較淺,“自1970年有記錄以來,半島及周邊地區共發生2級以上地震2200多次,其中4級以上地震有50多次。6級以上的地震都是發生在海域,煙臺周邊海域大地震相對比較多,主要活動范圍在渤海地區,
比如,1548年,渤海海峽發生過一次7.0級的地震,最近一次大的地震是發生在1969年,在萊州灣發生了7.4級地震。”海域比較強的地震通常會引起海嘯,煙臺周圍海域地震較多,會不會造成海嘯呢?孟強表示沒有必要為此擔憂,“海嘯形成的最基本條件之一是海水深度達到1000米,而渤海地區平均水深是18米左右,北黃海較深的地方在40米左右,海水深度不足以引起地震海嘯。
”網絡配圖那么當地震來臨,我們能做的又有哪些呢?一旦發生了地震,若是在外邊,千萬不要靠近樓房、煙囪、電線桿等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或樹木,要離開橋梁、立交公路,到空曠的田野較為安全,地震雖然是造成人口傷亡的天災,但也不是不可預防的。如果能把握時機、運用防震知識就可以保護自己如地震發生前觀察到鳥、動物的異常躁動;地震發生時蹲在桌子下面都可以減輕地震帶來的傷害,
2、濰坊地震過嗎?濰坊在地震帶上嗎?
,據資料顯示,濰坊在中國的東部大的斷裂帶,惠民諸城震帶,郯廬震帶,有六條北東和三條北西斷裂分布!十六條北東向是上五井,景芝,康路,沂水,莒縣,安丘,昌邑等!根據地理位置,濰坊應屬于渤海沿岸的一部分,據說一千多年來發生八級地震五次,六至七級十一次。總的來說,濰坊屬于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帶給人們的傷害是巨大的,屬于自然災害,是防不勝防的!記得小時侯,大概在七六年,
當時是夏天,在晚上六,七點鐘的時侯,我站在院子里,聽到屋里的碗窩子(早先用土墻挖上一個窩,盛碗)里的碗發出了輕微的聲音,同時,在院里能感覺到地上輕微的抖動!那時聽大人說有地震!街上大多數人在外乘涼。有很多人還不敢在屋里睡覺,在大街上按張床,或鋪上塊塑料就地而睡!就那一天晚上,我感覺到了地震!在以后的日子里,從未再感覺到有地震!以現在的科技水平,相信地震局比相信任何謠言都強!如果真的預報到有大的地震的話,我想,應該遠離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