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安保險,接觸滴滴平臺發售產品。16年7月和11月,眾安成立全資附屬公司眾安信息和眾安科技,專門對外輸出這些技術,17年6月,眾安招股書披露,阿里巴巴在2015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的保單占眾安保險同期保費總額分別為56.9%,到了2016年該項占比下降至35.0%。
1、滴滴平臺的眾安保險怎么樣?
眾安保險,接觸滴滴平臺發售產品。眾安近年來之所以拼著可能會虧損也要折騰出各個科技新業務,似乎是為了擺脫背后的三大股東阿里、騰訊和平安,眾安原來許多業務都會和這三大股東的產品捆綁銷售,但是它計劃獨立的跡象早年就顯出端倪。2015年,眾安將產品擴大至醫療險,在其發布的報告《尊享e生-國民醫保藍圖》中,認為互聯網醫療保險具有良好前景,數據統計稱2018年其總規模將達200億,
數據顯示,近年來健康險領跑行業發展,從2007年-2017年,其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7.6%,高于壽險和意外險。眾安調研數據顯示,2015年-2017年中端醫療險市場規模分別在5億、12億和80億,占當年健康險市場保費比例由0.2%提升到1.8%,眾安似乎對汽車情有獨鐘,還準備直接“跨界”進軍汽車領域。
2017年1月31日,眾安宣布進入汽車領域,并推出大數據平臺“數據魔方”,進行更大膽的嘗試,?同時,眾安還從自有保險業務切入,做起了新業務汽車險。在車險方面,眾安保險還獲中國保監會批準,取得在港澳之外的全國各地區開展車險業務的資質,突破了原來的地域限制,據OliverWyman報告,2016年至2021年,中國車險市場預期將由6830億元增長至1.2萬億元,車險科技市場規模將由1240億元增長至4120億元。
除了開發這些新業務,眾安還試圖通過技術研究來減少對股東的技術依賴,2016年其科研投入已達到2.1億元,相比之下,2017年上半年凈虧損就達到了2.9億元。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新興但還不夠成熟的技術,眾安都要插上一腳,2016年7月和11月,眾安成立全資附屬公司眾安信息和眾安科技,專門對外輸出這些技術。
目前眾安的人工智能技術對具體業務實踐的影響還未顯現,但根據披露后續效果或在降低成本上顯現,在新領域頻繁的嘗試和近乎盲目的開發也算是讓眾安在獨立之路上邁出了一步。2017年6月,眾安招股書披露,阿里巴巴在2015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的保單占眾安保險同期保費總額分別為56.9%,到了2016年該項占比下降至35.0%,
2、眾安百萬醫療保險怎么樣?
百萬醫療最重要的是續保還有保障條款,這個目前來講,在國內,能長期(例如20年、30年或終身)保證續保的商業醫療保險,除了有國家政策背景支持的稅收優惠健康保險之外,無論是任何健康限公司、壽險公司或財產保險公司,都不會類似產品。原因除了醫療技術變化、醫療費用通常等考慮因素外,保險公司自身的銷售能力是否能讓產品實現規模化銷售、并且能源源不斷有年齡的、非逆選擇的用戶投保,有很多不確定性,
所以,如果按照規模來評價目前銷售的這些百萬醫療險,例如平安E生保PLUS版,眾安尊享E生(不斷升級中)、泰康與微保合作的微醫保,當然像太保、華夏、天安、百年都會有類似產品,但這些公司的產品通常都是線下銷售,甚至是捆綁長期重疾險打包銷售。所以,就目前看線上的這批百萬醫療險,平安的產品不聲不響銷量非常龐大,眾安通過比較互聯網化的產品運營和后期的不斷升級,也有不錯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