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的歷史不比洛陽短,夏商時期的重要性也不比洛陽要低在洛陽偃師發現的夏朝二里頭遺址,是洛陽成為第一個都城的實證,距今約3800-3500年。但在夏商之后,鄭州幾乎再沒有成為一個正統王朝的都城,與洛陽是東周、東漢、隋、唐、北魏、西晉等王朝的都城無法相比,新鄭成為都城也僅僅是諸侯國,政治地位遠不如洛陽的東周都城。
1、洛陽是古代的都城,那里有哪些名勝古跡?
洛陽的名勝古跡:龍門、白馬寺、天子駕六博物館、古墓博物館、漢光武帝陵、龍馬負圖寺、玄奘故里、二程故里、范園(范仲淹陵)、邵雍故居、漢魏洛陽遺址、隋唐遺址公園/永寧寺塔址、二里頭遺址、千唐志齋。洛陽,古稱斟鄩、西亳、洛邑、雒陽、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于河南省西部、黃河中下游,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洛陽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晉等十三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3處,館藏文物40余萬件。洛陽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是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及隋唐時期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樞紐,
2、唐朝是哪一年遷都洛陽的?
好好看看中國通史吧,別信那些動不動拿二十四史或新舊唐書說事的人,那些人是拿個棒槌當針用的壞種。唐朝自始至終沒有遷都,都在長安,只是中間有個武周政權在洛陽,唐未朱溫劫持皇帝至洛陽后不久唐朝亡國。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輯發行的《中國通史》中,在唐代一章,專門有二十頁介紹唐長安城的盛世華庭,在唐朝,沒有那個城市能和長安相提并論,不僅在中國,在世界上都是獨一份的存在。
3、唐朝的中心是在西安還是洛陽?
大唐289年,算上武周皇上在洛陽待過64年,算上武則天一共二十一帝,十九個,含武則天葬在長安,一個在菏澤,一個在偃師,沒有一個在洛陽,現如今也沒誰把自家故人葬到別家地盤上吧!周禮規定天子五門,西安明德門遺址五個門道,大明宮丹鳳門五個門道,吹上天的應天門三個門道。明德門東南有天壇遺址,洛陽有天壇地壇社稷壇宗廟嗎?唐宗廟遺址在現西安碑林北邊,
4、洛陽是都城時有鄭州這個城市嗎?
感謝邀請,洛陽是都城的時候當然有鄭州這個城市,最起碼已經有先民在這里,位于鄭州市區西北的大河村遺址距今6800-3500年,早于夏商時期。鄭州的歷史不比洛陽短,夏商時期的重要性也不比洛陽要低在洛陽偃師發現的夏朝二里頭遺址,是洛陽成為第一個都城的實證,距今約3800-3500年,而鄭州市區的商城遺址距今約3500年,前后只差不到300年的時間,并且在鄭州成為商都之前,登封陽城曾經就是夏都,黃帝也在這里建都。
由此可見,在夏商時期鄭州和洛陽并沒有十分明確的區域界限,鄭州那時的重要性也不比洛陽要低,此后鄭州的政治地位低于洛陽西周建立后,洛陽便開始修建都城,當時的鄭州是西周分封下的管國,如今管城回族區的名字便出自這里。另外,在鄭州還有密國、祭國等,現在還有人稱新密為密縣,所以鄭州的歷史其實是非常悠久的,但在夏商之后,鄭州幾乎再沒有成為一個正統王朝的都城,與洛陽是東周、東漢、隋、唐、北魏、西晉等王朝的都城無法相比,新鄭成為都城也僅僅是諸侯國,政治地位遠不如洛陽的東周都城。
5、洛陽二里頭是不是夏朝都城?
洛陽二里頭是不是夏朝都城?筆者全心研究先秦文化已近十年,對于夏史著力尤多,關于這個問題,我想可以分成以下幾個部分來談一點個人看法。第一,學界對二里頭文化的研究歷程和當前學術界的總體態度,第一階段,“二里頭商都說”流行期,二里頭遺址發現于1959年,發現者徐旭生先生最初判斷二里頭遺址為“商湯都城的可能性很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