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研究成果表明,夢境中出現對壓力事件的負面預期是常見的現象,這種情景模擬有助于激發人們潛在的認知功能,并給人一定的心理暗示,讓人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接下來的考試或工作中,自然會取得更好的成績夢真的都是反的嗎,夢不是反的,也不是預兆,夢真的是相反的嗎。
對于夢,并不能下一個一概而論的看法。比如你明天會有一場很重要的考試,你今天可能就會開始焦慮,做夢會夢見自己找不到考場,考試遲到,沒有卷子之類的情況。其實這只是你的潛意識在試圖緩解你內心焦慮,但你不能就根據你明天沒有發生這些情況而推斷你的夢是相反的。研究成果表明,夢境中出現對壓力事件的負面預期是常見的現象,這種情景模擬有助于激發人們潛在的認知功能,并給人一定的心理暗示,讓人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接下來的考試或工作中,自然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夢不是反的,也不是預兆。不知道為什么,我們總是對夢境特別在意,因為在我國傳統里,每個夢都有其預示。現實中是好的東西,但夢的預示不一定,相反的,現實中的壞事,夢境預示的不一定是壞的。夢是不會無緣無故的產生的。夢境形成,有著以下幾點重要因素,其一是過度敏感導致,這種情況常見于晚上看了什么,晚上就夢見什么,白天糾結什么,夢里就出現什么。其二是危機意識,也就是你越害怕發生什么,夢境就幫你實現它,并進行更極端的演繹。第三種,性格特征導致的極端表現,一般會將性格的某個方面極端化,比如怯弱的,夢里就總被追趕追殺,兇悍的,夢里也許就去殺人了。第三種,問題的解決反向進行演繹的夢境,比如,事業壓抑,缺錢而春夢,而得夢到解決方案,而夢到撿錢。一般夢境,逃不出這三種范疇,不管是鬼夢,夢見蛇,夢見被追趕,夢見飛,都在這3個類別里面轉圈圈
3、夢真的是相反的嗎?我們常說,“夢是反的”,目前這一說法得到了科學驗證。據美國《赫芬頓郵報》報道,法國巴黎索邦大學的神經學專家發現,盡管夢見失敗會造成壓力和恐懼感,但它實際上是個好兆頭,特別是在大考之前,研究人員選取了719名有望考入醫學院的學生,詢問了他們在一次重大入學考試之前的睡眠狀況。統計結果顯示,有60.4%的學生夢見了考試,做夢的人大都夢見此次考試并不順利;有78%的人夢見自己考試遲到,或是忘了答案,換句話說,他們都做了噩夢。在考試結束之后,研究人員對他們的考試成績和夢境內容進行對比后發現,在考試之前夢見的情況越糟糕,考試取得好成績的可能性就越大,這項研究成果表明,夢境中出現對壓力事件的負面預期是常見的現象,這種情景模擬有助于激發人們潛在的認知功能,并給人一定的心理暗示,讓人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接下來的考試或工作中,自然會取得更好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