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電商的概念很大,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蘇寧、網易考拉、亞馬遜、速賣通這些我們熟知的平臺,還有什么社交電商/微商,二類電商/自媒體電商、直播電商,都屬于電商的范圍之類。二類電商用戶群體龐大中國有十五億以上的人口,起碼有五億以上的二類電商用戶,他們會上網,又沒有在線支付的習慣,因為二類電商簡單粗暴,不需要進入店鋪,可以直接在單品頁面下單貨到付款。
1、二類電商好做嗎?
說起二類電商,我們必須說到的就是普通電商,在某東,某寶上面開設網店進行多商品售賣的模式就是普通的傳統電商,我們也稱之為一類電商,傳統電商則是基于線下實體的模式而轉變而來的電商模式,不過是把線下實體店轉換成線上網店。而二類電商又被叫做信息流電商,主要是用通過大流量的平臺進行單一商品推廣,為本沒有購物需求的群體創造需求,然后用戶通過落地頁直接下單,物流配送然后貨到付款,
隨著行業越來越透明,二類確實越來越難做了,成本節節攀升。估計以后會發展成類似游戲投放一樣,二類電商行業痛點:入門難聽說二類電商很火,很賺錢,自己有貨源,有資金卻不知道怎么入門?難運營網上太多說能做二類電商,但深入了解便答非所問,如何找到靠譜的運營公司?賺錢難信息流投放門檻越來越高,廣告成本居高不下,如何在二類電商市場里面賺錢?選品難自有商品是否適合二類電商市場,盡享三四線城市移動新用戶的流量紅利?操作難對信息流渠道如廣點通等不懂如何操作,沒有專業人才,很難開展起來。
成本高沒有好的訂單系統,沒有好的快遞,成本巨大,利潤空間更小!重點:二類電商的優勢1:二類電商相對于一類電商沒有競爭,不存在貨比三家,客戶看到了你投放的廣告,感興趣直接進去你的頁面,他只有選擇買或者不買,而不存在是否會去別家買,2:不存在打價格戰的情況,同樣是因為客戶看到了你的廣告,感興趣買或者不買,而不會去貨比三家,所以相對于一類電商會更有利潤保障,高利多銷。
3:二類電商用戶群體龐大中國有十五億以上的人口,起碼有五億以上的二類電商用戶,他們會上網,又沒有在線支付的習慣,因為二類電商簡單粗暴,不需要進入店鋪,可以直接在單品頁面下單貨到付款,4:二類電商平臺廣泛,可能有些人手機上會沒有淘寶京東拼多多,但是他們手機上都會有微信,獲取信息的資訊類媒體軟件,看個公眾號,朋友圈,新聞,這些都是二類電商產品的展示渠道。
為什么京東和淘寶一直嘗試走向鄉村,卻一直沒有大爆發的原因,這是因為天然的習慣差異,所以對于商家來說,這在很多年之內都會是一個繼一類電商平臺后的一個紅利時間。舉個例子,去年溫州皮鞋在騰訊廣點通上累計投放額達到了7000萬,roi達到了1:3以上,信息流廣告中198,298,398的鞋,可以去阿里巴巴搜一下同款。
所以說二類電商實實在在的暴利,不管你信不信,這都是真實存在的。可能也有人看到一下幾萬幾萬的投放,覺得風險高,這里就要解釋一下,電商的回款也是比較快的,因為依托中國現今成熟的貨運物流體系,基本上3天就會從快遞公司獲得回款(當然,與快遞公司合作的細節需要主動去溝通談妥的),二類電商的渠道百度信息流,騰訊廣點通,快手,頭條魯班....平臺眾多,只要你一打開基本上都能看到各類的二類電商。
2、二類電商一定要賠錢嗎?
“賺錢了嗎?”“賺了,”“錢在哪里?”“在庫存上。”這悲劇式的一問一答,就是壓垮很多電商賣家的死循環,很多庫存只是賬面上的錢,卻極有可能永遠都變不回原來的模樣了。套用馬爸爸的一句話:二類電商今天很難做,明天也很難做,后天更難做,正因為難做,所以有些人看到了機會,有些人只看到了難做....精細化運營成本低,利潤高,但是二類電商不是簡單的選品,投放廣告就行,一直在跑產品的,里面的細節很多,新手一不注意,就掉入坑中,具體怎么控制廣告成本,定價,售前售后服務,核單,打包,發貨,貨源,物流,簽收,復購等都是需要重點關注的點。
3、二類電商怎么找貨源與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