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行業動力很高,門檻很低,很多一些就會給別人代報個商標,對外就是知識產權公司,嚴格意義來這就是個代辦,并不是知識產權公司,如果你也是這樣認為這個行業的,建議慎入,因為靠基礎代理存活的公司不可能存活太久。我們通常說的知識產權包括三大板塊。
1、開一家知識產權公司怎么樣?門檻高嗎?
知識產權行業動力很高,門檻很低,很多一些就會給別人代報個商標,對外就是知識產權公司,嚴格意義來說,這就是個代辦,并不是知識產權公司,如果你也是這樣認為這個行業的,建議慎入,因為靠基礎代理存活的公司不可能存活太久。我們通常說的知識產權包括三大板塊:商標權、專利權、版權(著作權),我不給做過深的分析,我就拿最容易懂的幾個給你舉例:商標:純粹的代辦業務,市場上免費的包括各地的受理窗口已經很多,靠基礎的代理業務是沒法存活的,這類的公司主要的盈利模式是在商標的非訴案件以及維權糾紛等(非訴案件包括:駁回復審、撤銷三年不使用、異議、異議答辯、撤三答辯等;訴訟案件:商標侵權、商標權維權等)專利:專利是一個門檻相對較高的領域,得有代理人資格證,這個證目前市場還是比較稀缺(如果你有這個證,哪怕不工作,光一個證書一年也能拿十萬塊錢)專利代理的價值是寫專利材料,技術說明、權利要求等等,沒有一定的技術,可能一個很好的專利,寫完最后即便拿了個證書,對企業來講,什么也保護不到,
如果技術好,專利寫壞了,容易被無效,容易被繞開(別人用了該技術的核心內容還不侵權)。版權:版權的門檻看似低,實則高,和商標類似,純粹的代報,沒有含金量,含金量是在維權上,比如文字作品、美術作品、音樂作品、影視作品等等都可以申請版權,里面的專業性很強,比如你作為一家這方面的公司,只在一個音樂版權領域做精,市場就足夠你做了,
總結:我是看到你的問題是對門檻提問,我感覺應該你對這個行業的理解并不深,建議你多做了解,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優勢,如果只是看到了現在的申請等基礎業務,我建議不要進入,因為他并不像外行理解的就是代理代辦(這個行業現在的確是這樣的,但是很多這樣的公司自己的生存已經越來越難,作為一個新人進入,我的建議是三思而后行)。
2、知識產權具體包括哪些?
知識產權是人們對其通過腦力勞動創造出來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權利,具有排他性、地域性和時間性。分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其中專利權和商標權也叫工業產權,國家利用知識產權制度保護人的創造力,鼓勵技術發明,發展科學文化事業。知識產權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涉及國家利益、主權、機密的一個重要問題,
國際上真正重視始于1967年。由于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初相對落后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基本處于盲區狀態,加上中國人聰明好學快學,很快把西方國家的許多"好東西""山寨"一個遍,惹得他們直跳,到處攻擊我國,當然也有一些不實污蔑之詞,因而成為我國外交、外貿的一個激烈交鋒的熱點,如今,我國的專利已居世界第二,也開始重視專利的保護,尤其與國外的知識產權訴訟上吃了大虧,引進專利技術花了大本錢,因此我們痛定思痛,開始奮起直追,近年有如井噴似的發展。
憑這個趨勢,應該很快會在世界遙遙領先,著作權比較好理解,誰得作品是誰的,主要的是剽竊、盜版、冒名之類。商標權比較常見,但目前社會上重視的不多,一般要企業上一定規模或創業者有眼光有一定的發展規劃的人才會去注冊商標,但重視的也逐漸越來越多。老金原來注冊了一個"碧城"商標,因為近年未繳費,過期了,最近成立一家公司,結果被人家注冊了,
現在老金只好把"碧城"改為"碧鋮",相當的懊悔。老金一個做廣告的朋友,原來在浙江義烏做服裝,為日本的一個品牌加工,后來他盜用了日本的商標,自己生產銷售,賺了大錢,可是后來被日本人知道,訴訟敗訴理賠,一下子破產了,老婆離婚,妻離子散,背井離鄉,只好跑到福建做小廣告,不過義烏人厲害,他后來還是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