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廣東廣西的“廣”字的由來。問題問到“南寧這個名字是怎么來的”,一.云南“南寧”,其名字是怎么來的1.晉朝,一·廣東和廣西是親兄弟1.在歷史上,廣東和廣西具有非常大而且深遠緊密的歷史淵源,可以說廣東廣西就是一對親兄弟,廣南東路簡稱廣東,廣南西路簡稱廣西,基本奠定了今天廣東廣西的邊界,這便是廣東、廣西名稱的由來。
1、南寧的名字是怎么來的?
問題問到“南寧這個名字是怎么來的”?那么首先我們就要弄懂,叫“南寧”這個名字的地方,到底有多少個?也許會有很多讀者認為,叫“南寧”這個名字的地方,只有廣西的南寧市。其實還真不止!筆者眾觀中國歷朝歷代歷史,發現叫“南寧”這個名字的地方,有兩個:一個是云南“南寧”(今曲靖市);另一個就是筆者剛剛提到的,廣西“南寧”(今南寧市),
一.云南“南寧”,其名字是怎么來的1.晉朝:云南“南寧”的前身——寧州晉朝時期,分建寧、云南、永昌、興古四郡改設寧州,寧州治所味縣。這個寧州就是云南“南寧”的前身,是當時晉朝十九州之一,相當于今天的省級行政區,2.南北朝:寧州改“南寧州”南北朝-北周時期,北魏設置有另一寧州于彭元(今甘肅境內)。
因為當時同時存在著兩個“寧州”,于是彭元的寧州被改稱為“北寧州”,云南的寧州改稱為“南寧州”,云南的“南寧”這個名字,就是最早開始于這個歷史時期時使用。3.隋朝時期:南寧州改設“南寧州總管府”,4.唐朝時期:南寧州改設“郎州都督府”。5.元朝時期:改中路總管府為曲靖路總管府,改石城千戶為“南寧州”,
這也是“曲靖”這個名字自唐朝至元朝被正式使用。6.清朝時期,曲靖軍民府、曲靖府,其府治自始至終都是設在“南寧縣”,7.民國時期,全國都在實行“裁府改縣”的中央政策,曲靖府被裁撤的同時,“南寧縣”也被改為了曲靖縣。自此,“南寧”這個地名,不再被云南正式使用,二.廣西“南寧”,其名字是怎么來的1.改邕州為邕州路廣西“南寧”這個地名,最早見于元朝。
元朝時期,改邕州為邕州路,邕州路總管府治所,就是在今南寧。邕州路下轄武緣縣、宣化縣,并管轄左右兩江溪峒,2.改邕州路為南寧路元朝泰定時期,朝廷為慶邊疆之綏服,寓南疆安寧之意。特改邕州路為“南寧路”,這就是今廣西“南寧”得名的由來,廣西“南寧”之名最早即始于此。廣西“南寧”即寓南疆安寧之意,3.為什么要寓南疆安寧之意呢?(1)當時元朝在全國各地的統治都非常的殘酷,其中在邕州的統治又尤為殘暴,邕州周邊和當時全國一樣也紛紛跟隨發生了農民起義。
其中較為著名的有上思州(今上思縣)黃勝許起義、右江來安路(今田陽縣一帶)岑世興起義,(2)元朝忙于對全國各地的農民起義進行鎮壓,因而對邕州周邊的農民起義鎮壓力不從心。最后改為柔懷的招安政策,許以寬松的安民安境統治政策,于是邕州周邊黃勝許、岑世興等農民起義紛紛表示歸附。4.除了廣西的“南寧”外,歷史上同樣因為朝廷希望地方安寧而改名的,還有青海的“西寧”(即今青海省省會“西寧市”),
廣東廣西合稱兩廣,明清時期還專門設置了“兩廣總督”來管理。兩廣是怎么來的?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始皇的仲父(干爹)呂不韋出版了《呂氏春秋》,書中提到關于“百越”的只言片語,但沒有解釋“百越”的具體位置,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滅六國后就盯上了百越,派屠睢率領50萬大軍攻打嶺南;征服了百越。秦始皇實行郡縣制,全國設為36郡,
在嶺南地區就設置了桂林、象、南海3個郡。“南海”就是指“南方的海”,南海郡轄境是東南瀕南海,西到今廣西賀州,北連南嶺,包括今粵東、粵北、粵中和粵西等大部分地區,公元前203年南海郡尉任囂病逝,委任龍川縣令趙佗代職,趙佗就起兵隔絕五嶺通中原的道路,以武力攻并了桂林郡和象郡,建立了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