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地處南亞熱帶,屬南亞熱帶典型的季風海洋氣候。14年數據顯示,北、上、深人均GDP都在16000~17000美刀之間,廣州達22000之多,可見一斑,廣州、深圳經濟發達,對外開放,創業傳統悠久、氣氛濃厚,所以對創業有興趣的同學真的可以重點考慮。
1、廣州的氣候環境怎么樣?
廣州地處南亞熱帶,屬南亞熱帶典型的季風海洋氣候。由于背山面海,海洋性氣候特別顯著,具有溫暖多雨、光熱充足、溫差較小、夏季長、霜期短等氣候特征,由于水熱同期,極利于作物的生長,但自然災害威脅也較大,給工農業生產帶來不利的影響。廣州光熱資源充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875.1小時~1959.9小時,年太陽總輻射量105.3千卡/平方厘米~109.8千卡/平方厘米,全年平均氣溫為20℃~22℃,日均氣溫都在0℃以上,
無霜期北部290天,南部346天。廣州雨量充沛,年降水量為1689.3毫米~1876.5毫米,雨季(4月~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因受地形影響,山區多于平原,北部多于南部,同時,雨季與強光和高熱同期,形成相當高的氣候生物潛力(光溫水潛力),達77865千克/公頃~97950千克/公頃。
2、廣州從化五年內會有怎么樣的發展?
作為外出打工的從化人,強行答一波,別說未來十年,就是二十年也起色不大,原因也就一個,廣州市政府堅持從化走生態戰略,不發展大型污染工業,沒有工業,靠生態旅游業發展意義有限。特別是貫穿從化全境的流溪河被強行劃歸為“廣州市應急水源地”之后,流溪河兩岸不但不給有工業排污,連養殖業和農莊都不允許有,家庭散養十來只雞還行,養豬完全不允許,更別提養殖場。
雖然廣州市政府像施舍一樣拉了一些企業搞了個明珠工業園,但是加上之前的太平開發區也還是意義不大,gdp和稅收長期排名各區末位就不用說了,甚至比倒數第二的增城少一個單位,所以談論前途就意義不大了。不過,如果是居住養老,青山綠水,藍天白云,確實很舒服的,只是從化年輕人想要賺錢,就逼著出外打工了,不然只能吃風了,
3、華南理工大學怎么樣?
華南理工大學簡稱“華工”,首批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綽號:華難畢業大學,南方小清華,一、學校情況華工共有兩個校區——五山校區與大學城校區(廣州大學城十校,華工在的大學城南站也成了兩條地鐵交匯的交通樞紐)大學城校區:所在的小谷圍島不大,十所大學環布在小島上。
五山校區:五山校區綽號“五山禪院”,北校區本身就是五座山的名字,嵩山、華山、茶山、香崗山、鳳凰山,交通真的很方便,坐擁天河CBD豪華地段,到正佳、天河體育中心打車只要十幾塊,到珠江新城也只要二十塊,四五個地鐵站就到了,優越的地理位置帶來的是實習的便利。五山校區很大,東西南北中幾個區,還有東西南北幾個湖,
二、專業情況華工是“以工見長”,兼有其他各個主要學科的綜合類大學。工科類專業占大多數,整體實力強勁,工學類躋身世界前50強,就業也是沒的說,北校區的輕工、建筑好像是排名最高的專業,土木、機械、電信、材料、電力、化工等專業也很強,體說來傳統工科專業每個都不差。課程挺多,土木電信每個星期接近50節課,南校區計算機、軟件受大環境影響而就業很強而且好像分數不高,環境、設計、生物等屬于偏弱地位。
醫學院和附屬醫院成立后,15年開始招收影像醫學本科生,希望華工能在綜合性發展道路上越走越遠..(理工大學合并醫學院,搖身一變變成綜合大學或是科技大學有不少先例)理學類稍弱(和傳統綜合類院校、師范院校相比)主要是物理和數學等,原來放在理學院,后來拆分成物理學院和數學學院,管理文法類尚佳,多是實用學科。其中以學位點和重點學科來評價的話,最好的是南校區的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北校區的工商管理,其余的經貿、新傳都很多,外語、公管在北校區且規模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