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孫權明白,荊州很不好防守,只有都城過去了,將士們才能用心防守荊州。劉備同時占據(jù)了荊州和益州,為什么劉備沒有選擇一位大將鎮(zhèn)守益州,自己將基業(yè)設立在荊州呢,在這種情況下,劉備只能選擇將荊州的歸屬權讓給孫權,但是要暫且跟孫權借荊州之地作為暫居之地。
1、湖北荊州未來的發(fā)展前景怎么樣?
荊州的發(fā)展在湖北越來越有邊緣化的趨勢!一主兩副的定位,省政府明確發(fā)展武漢,襄陽,宜昌,失去了天時。交通區(qū)位優(yōu)勢的喪失就不必說了,兩條高鐵的繞道,失去了地利,最大的問題是,城市缺乏一種人和,優(yōu)質的人才都沒有留在這里,普通的市民對城市的發(fā)展失了信心,領導層的頻繁更換,缺乏一個持續(xù)的定力!這才是最可怕的。荊州最有優(yōu)勢的人,荊州人不缺錢,從雙11的消費就可以看出來,但是財隨人走,人留不住,財也留不住,
2、湖北荊州現(xiàn)在的發(fā)展怎么樣,適合生活嗎?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沙市人,現(xiàn)在仍在荊州。不談大的方向,只說說身邊的情況。我們這個三線城市與全國其它與之類似的城市一樣,許多年青人懷揣著夢想前往大城市去尋求發(fā)展了,例如武漢,有能力的大多在那里定居了。這里城區(qū)內的常住居民以老姨媽,老姨爹這樣的銀發(fā)一族居多,退休后閑賦在家,經(jīng)常免費乘坐公交車去買菜之類的,
不排除也存在某些素質偏低的老年人。居住的環(huán)境在政府的整頓下是越來越漂亮,越來越環(huán)保,呈現(xiàn)出安寧、靜謐,只是有時候感覺到整個城市缺乏一種道不明,說不清的活力。工廠也多,時常招聘普工,大多兩班倒,十分辛苦,來來往往流動性很大,按理來說,不愁找不到能謀生的工作,工資收入相對不算太高,糊口可以,養(yǎng)家稍難。工廠里面幾乎都是一片中年男女在辛勤勞作,
能有一個稱心如意的工作可稱得上是幸運。農(nóng)村更是中老年人的天下,只有到年關時,各家外出工作的人返鄉(xiāng),親友們聚在一起熱鬧非凡。市政府每年舉辦多種公益活動,總體來看,貌似一直在跟風,例如去年的”荊馬”,缺乏創(chuàng)新,可能是人才大多外出的原因,相對來說荊州的物價水平不高,美食眾多,環(huán)境不錯適宜居住。這兩年棚戶區(qū)改造成了時下市民的熱門話題,例如“誰家得到多少錢?,誰家只要房子等等”,
3、劉備如果取下益州,把荊州作為基地,成都由一將駐守,會怎么樣?
東漢末年,劉焉為什么要去益州做益州牧呢?其實他是看中了益州的地理位置。漢靈帝時期,東漢朝廷腐敗不堪,已經(jīng)到了危如累卵的地步,為了避禍,劉焉果斷前往益州,此后又讓張魯占據(jù)漢中,阻斷了益州和朝廷之間的溝通。劉焉自此也樂得在蜀地做個土皇帝,一家獨大,不用再聽朝廷的調遣,多年以后,他兒子劉璋的益州,被劉備給搶了。
劉備同時占據(jù)了荊州和益州,為什么劉備沒有選擇一位大將鎮(zhèn)守益州,自己將基業(yè)設立在荊州呢?理由很簡單,因為益州太好自立了,不管換誰在益州,都有自立的可能,理由一:益州是天府之國,又閉塞難通,是最合適自立的。從古至今,想要在川蜀之地自立的諸侯不計其數(shù),很多人在這塊地盤上建立了割據(jù)政權,當年唐玄宗避禍,也是直奔川蜀,為什么?因為這里易守難攻。
奪取川蜀自立,不僅有十萬大山作為天然屏障,而且居高臨下俯視天下,什么是安全感?這就是妥妥的安全感。劉焉、劉備到了這里以后,立刻就在這里建立了基業(yè),這是非常明智的選擇,因為把都城建立在這里,是最安全的。益州的北邊和東邊,都是有崇山峻嶺包圍的,所以不管是北邊的曹魏,還是東邊的東吳,都無法輕而易舉地占領益州,
當年劉備之所以能夠奪取益州,那是因為劉璋將他主動邀請進入益州,這才給了他鉆空子的機會,如果劉璋不放他進來,沿途設置各種阻撓的話,那劉備基本不可能打下益州。多年以后,鐘會20萬大軍,被姜維的8萬人馬阻隔在劍閣道,怎么都打不進去,因為這里號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荊州牧劉表表上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論,時焉子范為左中郎將,誕治書御史,璋為奉車都尉,皆從獻帝在長安,惟叔子別部司馬瑁素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