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國二線城市共30個。三、中國三線城市共70個,其余15個城市均為東部城市,感謝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洛陽這個城市我曾經寫過好幾篇文章了,個人覺得洛陽的未來發展還是很可期的,但是有幾點需要做好,在新一線城市中,東部七市、中部三市、西三市、東北二市,應該說是全面關注了各個區域的共同平衡發展問題。
1、作為在超一線、一線、二線、三線城市劃分里的第四檔次城市洛陽的發展前途如何?
感謝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洛陽這個城市我曾經寫過好幾篇文章了,個人覺得洛陽的未來發展還是很可期的,但是有幾點需要做好。今天借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如今的洛陽(或者叫洛陽今天尷尬境地的原因)洛陽雖然說如今經濟發展情況尚可,但是相信大多數人跟我是一樣的感覺,其實際城市及經濟發展程度與其名氣是不相符的,至于原因總結后個人覺得有幾點:第一、建國初期奠定的軍工企業如今轉型不順利(過去的重工企業很難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助力)。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拿洛陽跟西安對比的原因,兩個城市都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加上本身建國后很長時間都是國家重點發展的軍工企業城市,但是隨著企業市場化改制后,洛陽的這些老牌重工企業對于洛陽本地的經濟發展貢獻度越來越低,第二、因為交通和其他因素錯失省會位置。具體洛陽為什么錯失省會,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不得不說錯失省會位置后,對其影響還是很大的,很多交通樞紐、經濟政策和產業政策與其錯失,使得洛陽與如今省會鄭州的差距越來越大。
第三、民營經濟發展遲緩是根本,相比較于其他經濟發展好的城市而言,民營企業在洛陽經濟發展相對遲緩的多,鄭州經濟發展比洛陽速度快的根本在于民營經濟發達。那么洛陽未來有前途嗎?(或者叫該如何走)上面已經簡單說了下洛陽如今尷尬的原因,那么如果說洛陽在這幾個方面進行大力改進,未來發展絕對是有前途的,第一、首先就是要積極鼓勵和吸引民營企業和民營資本進入洛陽。
這點主要就是要做好營商環境和服務工作,沒有好的服務想要吸引好的民營資本無疑是癡心妄想;第二、積極尋求一些軍工企業科研院所與本地產業發展契合的機會,比如:利用軍工企業和科研院所為本地產業轉型和產品研發升級提供幫助和支持、等;第三、借助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地位,積極發展和穩固交通樞紐地位。雖然說洛陽的交通地位在河南不算差,但是在全國來講真的不怎么樣,加快高鐵、鐵路、航空、高速等交通的立體發展才有可能為經濟持續發展提供助力,
2、中國的一線二線三線城市,是怎么劃分的?
一、中國共有338個地級市(州、盟、地區)及以上城市。1、北上廣深是中國四個超大東部城市,2、中國15個新一線城市:成都(西)、杭州(東)、武漢(中)、重慶(西)、南京(東)、天津(東)、蘇州(東)、西安(西)、長沙(中)、沈陽(東北)、青島(東)、鄭州(中)、大連(東北)、東莞(東)、寧波(東)。在新一線城市中,東部七市、中部三市、西三市、東北二市,應該說是全面關注了各個區域的共同平衡發展問題,
二、中國二線城市共30個。1,副省級、省會城市:廈門、福州、合肥、昆明、哈爾濱、濟南、長春、石家莊、南寧、南昌、貴陽、太原、海口、鳥魯木齊、蘭州15個城市,2、其余15個城市均為東部城市:無錫、佛山、溫州、常州、泉州、煙臺、嘉興、南通、金華、珠海、惠州、徐州、紹興、中山、臺州,三、中國三線城市共70個:呼和浩特、銀川、西寧三省市(府)以及中西部地區的桂林、洛陽、柳州、綿陽、鞍山、贛州、大慶、宜昌、包頭、咸陽、株洲、吉林、衡陽、丹東、麗江、沿邊、九江、撫順、襄陽、上饒、營口、蚌埠、岳陽、荊州、盤錦、南陽、馬鞍山、南充、孝感、齊齊哈爾31個非東南沿海城市外,其余36個均為沿海省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