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了一本線,也不一定上一本首先,我們要了解什么叫一本線。如果我的孩子過一本線10多分,我會這么選擇,一本線,又叫一本最低錄取控制線,是省級招生機構依據(jù)當年全省考生的高考成績分布情況和當年全省招生計劃,按擴大一定的比例((110%或105%))劃定的,所以,這就意味著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雖然過了一本線,但是無法被一本大學錄取。
1、高考剛過一本線,是不是一批二批的志愿都要填完?
剛過一本線,首先要做好心理準備,你最好的結果能上普通的一本或者稍微好點的二本院校。在第一次填報志愿時,不要一次性都填報為一本院校,還可以選一些比較心儀的二本院校作為備選,一般情況下,前一兩個志愿是可以往前沖一沖的,同時一些好的二本也在考慮范圍內,同時也要注意特殊情況出現(xiàn),即要填一到兩個保底的學校。其他一般情況下可以參考往年的錄取排名,結合今年趨勢和一分一段表,
2、高考過一本線十分,上的是一個一般的二本學校,在學校壓力大,總覺得不能不優(yōu)秀。很累,該怎么辦?
僅超過本科線10分,就上了本科,是夠幸運的,雖說是二本,就憑你考的這點分數(shù),也該知足了。看你考進的分數(shù)就知你平時成績較差,或者說臨場發(fā)揮不好,即便是發(fā)揮不好也不會與錄取線這么大的差距,歸根結底還是學習不行,入學后跟不上趟是自然的了,怎么辦?橫下心來扎實學習奮力追唄,沒有好辦法。我有一個親戚的女兒,平時學習尚好,成績也算不錯,經(jīng)過一段艱苦努力后考上了一所名氣很大的高中學校,再后來又考進了本省一所有名的大學,
3、女兒高考完分數(shù)線剛好超一本線10分,我直接給她填了二本的學院,這樣做對嗎?
十年寒窗,多考出1分都不容易,超過一本線10分,報考一個二本院校,確實令人覺著可惜和遺憾,但是我依然認為,你的做法比較明智,但是,并非最佳的做法!“贏在高三”老師將從五個方面分析原因。一、過了一本線,也不一定上一本首先,我們要了解什么叫一本線,一本線,又叫一本最低錄取控制線,是省級招生機構依據(jù)當年全省考生的高考成績分布情況和當年全省招生計劃,按擴大一定的比例((110%或105%))劃定的,所以,這就意味著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雖然過了一本線,但是無法被一本大學錄取。
所以,即便是過了一本線10分,報考時你也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非常尷尬的分數(shù),好學校去不了,孬學校不想去,二、上了一本學校,也上不了好專業(yè)有的學生用“沖一沖”的方法,勉強沖進了一個一本院校,但是發(fā)現(xiàn)自己被調劑到最冷門的專業(yè),或者自己不喜歡的專業(yè),這個時候后悔也來不及了。其實,在二本院校的一些熱門專業(yè),錄取分數(shù)完全是超過一本線錄取的,實力有決定碾壓一本院校的落后專業(yè),
因此,為了一個一本院校的牌子,而選擇一個冷門或者自己不感興趣的專業(yè),這是不明智的。我有個朋友家的孩子就是因為上了一所一本大學的社會學專業(yè),至今在家待業(yè),三、是不是一本,不是區(qū)分學校好壞的主要標準其實,從教育部來說,并沒有給出對“一本”、“二本”的官方區(qū)分,這只是民間的說法,官方的稱呼為“第一批”、“第二批”。
由于每年全國有上千所高校要錄取新生,所有的高校不可能同時參加錄取,為了有序地完成錄取工作,把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和不同生源的高校劃分為若干批,錄取時按批分期依次錄取,這就形成了錄取批次,并按批次先后劃分不同批次的錄取控制線,但是,由于參加第一批錄取的多數(shù)都是全國名牌或重點院校,所以一本學校就成了大家評價學校的重要標準,而這種人為給學校劃分檔次的做法,導致一些大學不思進取,只要在一本招生,再爛的專業(yè)也不愁沒有學生,錄取分數(shù)還非常高。
而一些好的二批學校,即便專業(yè)很好,也收不到高分學生,這是不公平的,為了彌補這一過失,教育部要求各省錄取開始合并本科批次招生,把所有的本科院校,不管是一本、二本還是三本,都放在同一批次錄取,這就讓學生選擇時,更多考慮專業(yè)因素,也逼著學校,好好辦學,辦不好,你就招不到學生。而未來實行新高考,實行“專業(yè) 學校”的報考模式,會進一步打破學校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