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黨政機構改革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對鄉鎮的要求,是隨市縣機構改革同步推進,參照縣局進行職能劃轉,并按照事業單位精簡機構、綜合改革的原則,進行職能和機構整合。現在國家對鄉村,城鎮改革非常大,鄉鎮事業單位改革,按照已經試點推行的陜西、河北等省的改革模式,是實行“2 1”機構設置,即統一鄉鎮承擔的所有行政執法職能,成立一支統一的行政執法隊伍,統一行使執法職能;依托鄉鎮政務大廳,整合鄉鎮承擔的行政審批職能和政務服務、便民服務職能,成立政務服務中心(行政審批中心),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便民服務;整合其他剩余公益服務職能,成立社會事務綜合服務中心。
1、機構改革中,鄉鎮、村鎮規劃建設服務中心是如何改革的?
現在國家對鄉村,城鎮改革非常大!重點對鄉村城鎮進行改革!帶領鄉村居民與城鎮居民接軌!共同創建新的藍圖!提高鄉村和城鎮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數!據我看到的和知道的!1國家對鄉村一些孤寡老人統一蓋房!讓那些孤寡老人老有所依!住進新房!環境還很不錯!2鄉村內主路和鄰里胡同路面全部按照標準硬化!方便所有鄉村居民出行!不在有泥濘不堪的路面!3路邊綠化!生活環境提高了很多!越來越有檔次!4鄉村路邊安裝路燈!夜晚不在有伸手不見五指的現象!5建設文化廣場!晚飯后的鄉村居民可以在文化廣場走走跳跳!并有健身器材和籃球場地!提高鄉村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數!6國家對一些貧困戶,年久失修的危房!進行整改!政策讓人深入人心!直接對貧困居民有了很大的幫助!7醫療改革,鄉村居民也同樣享受到了醫保給居民帶來的福利和實惠!政策越來越好!國家給鄉村居民和城鎮居民帶來的溫暖越來越多!每天或者每年都在變化,未來一定會更好!。
2、江蘇鄉鎮建設辦該如何改革?
鄉鎮建設辦是鄉鎮事業單位,鄉鎮的“七站八所”,分別對應縣上各行政部門,承擔的職能混雜了縣局的行政、公益服務等職能,由于級別原因,被劃分為事業單位。在鄉鎮機構和人員設置中,除黨委政府等機關為公務員、使用行政編制外,其他都是事業單位,使用事業編制,部分編制不足的鄉鎮,還使用的是縣上自行核定的自收自支編制、自定自籌編制等,
新一輪黨政機構改革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對鄉鎮的要求,是隨市縣機構改革同步推進,參照縣局進行職能劃轉,并按照事業單位精簡機構、綜合改革的原則,進行職能和機構整合。鄉鎮事業單位改革,按照已經試點推行的陜西、河北等省的改革模式,是實行“2 1”機構設置,即統一鄉鎮承擔的所有行政執法職能,成立一支統一的行政執法隊伍,統一行使執法職能;依托鄉鎮政務大廳,整合鄉鎮承擔的行政審批職能和政務服務、便民服務職能,成立政務服務中心(行政審批中心),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便民服務;整合其他剩余公益服務職能,成立社會事務綜合服務中心,
3、機構改革中鎮“七站八所”怎么改?
我們這邊鄉鎮根據各地情況設置不同縣直管單位:市場管理所,司法所,畜牧站,食藥監,森林公安,鄉鎮法庭,林場。其中司法和食藥監參公,法庭和森林公安行政,鎮直單位:國土規建環保安監站(四所合一,事業),農業服務中心(和推廣站一個編制本,但是推廣站為縣鎮雙重領導)整合了農機站和水利站以及企業站。林業站、旅游站、文化體育和廣播電視站、財政所(參公)、社會保險服務中心、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所、扶貧辦,
民政辦,為政府內設機構,由鎮政府公務員兼任。劃出救災職能到應急管理部門,有的地方民政所為鎮直事業單位,主任是鎮政府公務員,員工為事業編,國有企業:自來水廠、供電所、廣電網絡(文化體育和廣播電視站的有線業務劃出成立,政企分離)、郵政。股份制:信用社、通訊公司縣直單位駐派:稅務、工商,派出所,交警支隊,有的只是在大的鄉鎮集中掛牌,有的小鄉鎮甚至不掛牌,設辦事點,有的設了辦事點其實連稅都交不了,只能查詢。
縣鎮雙重領導:中心校、衛生院、派出所,其中推廣站雖然編制在農服中心,但是工資是由縣里發放,但還是要做鄉鎮的扶貧工作,以及其他安排。司法所,有時候也要配合鎮政府工作,財政所雖然是鎮直單位,但是人事要聽縣財政局安排,鎮政府對中心校、衛生院、派出所的領導權很小,只能說是配合工作,有個別交通重要的鄉鎮有交警支隊,政府也就在圩日或者節假日堵車的時候請求支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