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黑布林李子今年銷售難,出現大量滯銷,到底問題出現在哪里?
我其實還挺喜歡吃黑布李的,年年都在買,一般都在本地菜市場買,一般價格都在五六元一斤,去年發現拼多多上面價格只賣三到四元一斤買五斤回來嘗嘗,結果放了很久都沒熟,直到爛掉,后來發現網上跟我一樣經歷的人還特別多,從此再也不在網上買黑布李,要吃就上市場買點,我感覺黑布李市場這種亂想是造成滯銷的根本原因,把還沒熟的黑布李賣給消費者,打擊了消費者的信心!,
3、陜西黑布林李子滯銷,掉在地里爛掉,可城里人卻說吃不起,這是為啥?
近期陜西大荔的李子火了,火了的原因不是因為賣得好,也不是因為特別的好吃,而是因為出現了滯銷,農民賣不出去,很多李子都掉在地上爛在果園里火了。幾千噸的李子面臨著滯銷的風險,每每看到這樣的新聞我心里都是無比的心痛,作為一個農民出身的孩子,最能體會老農民的不容易,特別是豐收不豐產的出現,讓人又是是那么的無助。
一邊是爛在樹上農民賣不出去,一邊是超市一斤五六塊,而消費者宣稱吃不起!這個市場到底怎么了?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今年李子滯銷主要原因就是市場產量太大了,李子產量本來就好,今年春天霜凍天氣較少,溫度較高,李子開花座果率大幅提高,導致今年李子產量普遍較高,很多農戶種植的李子畝產超過了3000斤。而陜西近幾年水果產業大幅的發展,前幾年行情的走好,為農戶帶來了較大的利潤,特別是李子行情好價格又高,導致一些農戶盲目跟風種植,所以今年市場就出現了供大于需的現象,
而李子保鮮期比較短,成熟過后就要立即銷售出去,不然經過雨水淋濕,太陽暴曬就會出現裂口稱為爛果。所以價格越低農民心里越慌越急著出手,瘋狂的拋售只會讓市場行情形勢更加惡劣,滯銷現象也就會出現了。但是收購價格低了,真正到消費者手里價格或許并沒有多大的變化!因為農產品從農戶到消費者手里,需要經過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要生存都要賺錢,價格越低越不愿意賣,因為沒有利潤的生意誰也不愿意去做。
所以經過層層加價過后最終流入市場,我們發現產地不值錢的東西,到了我們手里價格并沒有便宜多少,曾經聽到同行說的一句話說的非常經典。價格越低越容易滯銷,因為采摘,運輸,包裝,房租,銷售都需要成本,當水果價格低于這個成本的話,就沒有人愿意去做了,太低的價格做了也沒有利潤,沒有有做就越容易滯銷,農產品滯銷現象頻頻出現,受損最多的還是我們老農民,辛辛苦苦大半年,又是施肥又是管理,不光要看老天爺的臉色,還要看市場行情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