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了一圈回來,成了81人,順便捎回來了一個意大利盟友。網上有個段子,說歐洲袖珍國列支敦士登,在二戰(也有說是1886年)的時候,派了80人的部隊出去打仗,二戰中世界各國總計死亡人數約為6200萬人,這個死亡率在二戰各國的戰俘營里并不算高,于是,他們派出了80人的軍隊,跟著奧地利出去了。
1、二戰60萬日軍俘虜,有多少活著回來?
二戰里日軍當俘虜的不止60萬,日本投降光中國戰場接收的俘虜就達百萬以上。所以這個問題應該是問的被蘇聯俘虜的60萬日軍,老實說,蘇聯對日本戰俘很客氣了,死的人不算多,大概才10幾萬,絕大部分日本戰俘都活著回去了。在二戰后期,蘇聯根據《雅爾塔協議》,向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發起了進攻,由于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后關東軍的精銳大多被抽調去了太平洋戰場和東南亞戰場,此時的關東軍戰斗力已經大幅度下降,甚至連步槍都裝備不足。
所以面對蘇軍的猛烈攻勢關東軍迅速崩潰,除了少數要塞地區外,關東軍基本沒形成什么有效的抵抗,對于蘇軍來說,在進攻時最大的麻煩是因為推進太快補給跟不上,而不是日軍的抵抗。既然抵抗不怎么強烈,70萬關東軍戰死的并不多,最后有大約60萬人當了俘虜,考慮到戰爭期間國內青壯年損失太多,蘇聯本著廢物利用的想法,把在東北俘虜的60萬日軍俘虜都拉到了西伯利亞去開荒。
雖然戰斗期間日軍抵抗不激烈,蘇軍在戰斗中損失不大,他們對于日本人也就沒有太大的仇恨,對于日本戰俘也就不會刻意虐待,但是由于西伯利亞的自然條件惡劣,加上蘇聯戰爭期間損失太大,國內條件艱苦,本國居民的生活水平都不高,這戰俘的待遇更要打個折扣。這就導致在西伯利亞的日本戰俘吃穿用居住都很差,加上他們從事的都是伐木、開礦、修路等重體力活,所以在第一年里日本戰俘還是至少死了4、5萬人,
但是第二年開始,隨著蘇聯國內條件的改善,戰俘的日子也好過了不少。據日本戰俘齋藤邦雄回憶,日本戰俘每天可以領到350克黑面包,450克雜糧,600克蔬菜,50克魚,50克肉,20克砂糖,此外還有香煙、茶葉、鹽和食用油等物資供應。而在1948年以后,蘇聯的經濟已經基本恢復,戰俘的供應標準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俘虜中的技術人員甚至每天可以額外獲得300克白面包,其他配給物資也比普通俘虜多120%,比當初在日軍里吃的還好。因此到蘇聯釋放日本戰俘時,60萬戰俘不過死了10多萬而已(具體數字因為統計口徑不同而有一定差別),這個死亡率在二戰各國的戰俘營里并不算高。不過冷戰時日本站在美國一邊和蘇聯為敵,日本和西方媒體為了抹黑蘇聯,還是大肆宣傳蘇聯虐待日本戰俘,
2、第二次世界大戰死了多少人?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了多少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軍人死亡857.483萬人,平民死亡830萬人,總計1687.483萬人。二戰中世界各國總計死亡人數約為6200萬人,其中軍人死亡人數約為2500萬人(未統計印尼),其他的死亡人數為平民。下面是二戰中的各國死亡人數:01.蘇聯2660萬(其中軍人890萬)02,中國2000萬(其中軍人350萬)03.德國750萬(其中軍人550萬)04.波蘭560萬(其中軍人40萬)05.印度尼西亞400萬(其中軍人未知)06.日本260萬(其中軍人200萬)07.印度158萬(其中軍人9萬)08,南斯拉夫102萬(其中軍人45萬)09.羅馬尼亞84萬(其中軍人32萬)10.法國56萬(其中軍人21萬)11.意大利46萬(其中軍人31萬)12.英國45萬(其中軍人38萬)13.美國42萬(其中軍人41萬),
3、如何評價列支敦士登在二戰中派80人出國作戰,結果回來卻變81人這件事?
大家不要再嘲笑列支敦士登了,其實人家連軍隊都沒有,怎么出國作戰?網上有個段子,說歐洲袖珍國列支敦士登,在二戰(也有說是1886年)的時候,派了80人的部隊出去打仗。然后,晃了一圈回來,成了81人,順便捎回來了一個意大利盟友,事實上,列支敦士登太小了,感覺沒必要,于是1868年就廢除了軍隊列支敦士登,歐洲袖珍國,面積只有160.5平方公里,差不多北京朝陽區面積的三分之一,你找一個高高的山頭,一眼能看遍整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