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鄭州市農業路,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是中國建立較早的博物館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為河南省博物館,在馮玉祥主導下,始建于民國十六年(1927年),舊址位于開封市龍亭區三勝街31號,對于博物館和博物院,網上有很多種說法。
1、博物館和博物院有什么區別?為什么鄭州的博物館叫河南博物院?
謝謝邀請!對于博物館和博物院,網上有很多種說法。個人認為博物院比博物館級別肯定是要高,目前中國貌似只有5家叫博物院的(其中一個是臺北故宮博物院),大陸貌似只有4家(不一定準確啊)分別是: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山西博物院、河南博物院。而這些叫博物院的普遍是歷史比較厚重的省份和城市,基本上都是歷代的首都所在地,但是有一點不明白的是,為什么山西是博物院,而歷史上地位更重要的西安所在在陜西確是博物館,
河南博物院可能沒有其他幾家有名,但是我覺得河南才是最有資格叫博物院的,話說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河南在歷史上地位非常重要,出土的重要文物也非常的多,因此叫博物院,個人覺得實至名歸!下面簡單介紹一個河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鄭州市農業路,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是中國建立較早的博物館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
河南博物院前身為河南省博物館,在馮玉祥主導下,始建于民國十六年(1927年),舊址位于開封市龍亭區三勝街31號,館址幾經變更,1961年遷至鄭州,新館于1998年5月1日落成開放。展館面積1萬余平方米,館藏文物14萬件,館藏文物多來自于二十世紀初商丘、洛陽、安陽、開封、淅川、三門峽、輝縣、新鄭等地的考古發掘,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
其中國家一級文物與國家二級文物5000余件,歷史文化藝術價值極高,一部分藏品被譽為國之重器,抗日戰爭期間,河南博物院的部分珍貴文物幾經輾轉最終被珍藏在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河南博物院占地面積十余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8萬平方米,目前館藏文物達十三萬多件,其中一、二級文物五千余件,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集中展示了中原地區八千年間幾度領先于全國及至世界的燦爛文明。
2、鄭大一附醫院水平怎么樣?
醫院水平,毋庸置疑,肯定是很好的,但如果不是重大疾病的話,建議還是不要去鄭大一附院。我是深有體會,特別是作為一個外地人,去鄭大一附院看病不是一般的麻煩,我小姨的婆婆,說是胸部一直疼,怕是什么大病,想著直接去鄭大一附院看看吧。小姨又不會開車,于是叫上我跟她們一起,開車帶婆婆去看病,我們是早上6點多從我們當地一個十八線小城出發。
走高速,距離鄭州2個多小時的車程,到了鄭州市堵車,到醫院的時候,已經9點多了,找車位,停車,一系列下來,已經10點,到了醫院大廳辦卡,掛號。這個時候已經將近11點,直接被排到了下午。下午3點多見到醫生,聊了2分鐘,開了一堆的檢查單,于是去檢查的地方排號,我們簡單算了一下,所有的檢查單費用合計大概一萬塊錢。
而且最糟糕的是,很多檢查當天根本做不了,甚至一周內都做不了,都被排到了下周做,這所有的檢查單下來,我們需要來回的跑鄭州四五趟。來回一趟的費用就要500多塊錢,作為一個家庭條件一般的家庭,真的負擔不起,想想還是算了,回來之后,小姨又帶婆婆去了我們當地的縣醫院檢查,拿了藥,吃了一周好了。所以,小病千萬不要隨便去鄭大一附院,占用醫療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