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市是一個資源枯竭型城市,其城市的發展主要依賴于礦產資源的開發,現如今面臨著發展的轉型,目前黃石大搞棚戶區改造工程,一大批破舊不堪的工礦型棚戶區已經或即將納入棚改范圍,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提高,但同時導致目前房價上漲過快,無房可售等問題。
1、湖北黃石的未來發展前景怎么樣?
資源挖出財富,大冶枯竭了。同時,黃石依賴于此的大型冶金廠礦大幅萎縮,制造行業曾經的大量中型國企,因錯失改制良機,也幾乎倒閉殆盡,那么,現在,黃石有什么優勢呢?地理區位,離武漢近,一直被吸血。吸血不只是大企業總部搬去武漢,還會造成本土中小企業難以成長,比如,黃石各單位的網絡信息工程多被武漢公司承接,大樹底下難長草,
武漢要沖新一線,一時半會沒有機遇外溢,還將不斷地吸納周邊。政策層面,省府著眼全局均衡發展,重點支持一主兩副,黃石也得不到特別的項目扶持和政策傾斜。所以,靠客觀條件,短期內黃石發展成大城市不太可能,既然,黃石失去了曾經的優勢,又缺乏額外的扶持,奚落和埋怨沒有用。未來,只有跟其他城市展開同質化競爭,套路無非是:對內不斷優化城市軟硬環境,對外大力招商引資,
同質化競爭關鍵在人,超越要靠全市上下的倍加努力。當然,首先是干部素質和干勁,市級領導只能看水果湖的安排,相信他們吧,如果全市各級各單位重視人才,機制有活力,干群比別的市更積極進取一些,黃石GDP還是有望前追幾名的。其實,覺得黃石目前的發展勢頭還算可以,黃金山開發思路清晰,電子產業異軍突起,日漸成勢;城市建設,奧體中心等幾園幾中心,建筑氣勢不凡,變化一年一個樣。
市區南拓北接,街道跟大冶城區連成片了,若加上花湖,咱們生活的這個城市(叫黃石或大冶),街巷相連的聚居人口或超100萬,從衛星夜光圖看,黃石比襄陽小不了多少,卻比宜昌城區大。黃石GDP增長速度每年還是略高全國平均,總量雖不大,人均并不低,說明自身在不斷發展進步,所以,不必悲觀和責難,要團結不要分裂,忘掉黃老二,重新打精神。
2、黃石在整個湖北的發展排第幾?
黃石市是一個資源枯竭型城市,其城市的發展主要依賴于礦產資源的開發,現如今面臨著發展的轉型,目前黃石大搞棚戶區改造工程,一大批破舊不堪的工礦型棚戶區已經或即將納入棚改范圍,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提高,但同時導致目前房價上漲過快,無房可售等問題,就目前來看,其發展已經被宜昌,襄陽,荊州,十堰等城市超越,從gdp的總量來看,只能拍第9的樣子。
3、黃石市的名字是怎樣由來的?
黃石,湖北省地級市,位于湖北省東南部,是新中國成立后湖北省最早成立的兩個省轄市之一,也是武漢城市圈副中心城市。黃石的地名由來主要來源于以下:因礦冶文化得名者:唐宋時期為了經濟發展達到國力鼎盛因需利用其境內礦產豐富,進行大規模采礦,開爐冶煉也讓古代的冶煉業得到前所未有的發達,南唐后主李煜時,根據其發展在此地新設置一個行政衙門縣,取“大興爐冶”之意“大地為大爐,造化為大冶”之語,定為大冶縣。
直至清末時期大興洋務運動大冶境內豐富的銅鐵礦藏和石灰石吸引了大量的官方和民間資本涌入,陸陸續續出現了多家官辦,民營與外資煤礦,中國歷史上第一家用機器開來的大型露天鐵礦。近代工礦業的發展為這座城市走上現代化工業之路奠定了基礎,抗戰勝利后,人民政府決定將黃石鎮和鐵麓,長樂,申五,下章四個鄉從大冶縣劃出,定名黃石市。
4、湖北黃石適合定居嗎?
黃石是個工業底蘊比較深厚的資源枯竭型城市,目前在謀求轉型發展,定居看你處于什么階段?如果你大學剛畢業,那這里不適合你。年輕人還是建議你先去大城市闖闖,如果你在北上廣受傷了,可以考慮回來,把一線先進的理念和技術帶回來,回來創業還是不錯的,這里商業比較發達,做做小生意,如果你退休了,那來定居是絕對沒錯的,這里有山有水,空氣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