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不愁戀愛的城市,包容的城市武漢是個年輕而又有活力的城市,這當然不是指公園里,當然,公園里的年輕人也多,武漢有好多大學生,頗有躍動的氣息,每年在武漢就業的年輕人以百萬計,所以武漢的夜市酒吧小吃街咖啡廳特別的多,也特別的潮,是的,武漢即土又潮。
1、如何評價民國時期武漢的城市地位?
晚晴時期張之洞那批人的重視,漢陽造,重工業一直影響很深,民國時也以內陸運輸為主,在經濟中占了很大比重。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影響力,武漢鼎盛時期都比現在廣州地位高多了,根本不在一個檔次經濟:開埠至解放百多年,武漢有47年是駕乎津門,直逼滬上,廣州經濟離第二差遠了,第三都保不住政治:武漢兩次短暫做過民國首都,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直轄市,1949-1954年駐武漢的中南局還管轄廣州及廣東全省。
2、現在在武漢當公交司機怎么樣?
作為一個司機,真心想說,賺不到錢,聽起來是個穩定的工作,但是這個行業風險極高,賠錢,可以賠的自己懷疑人生,公司規定不合理,外面道路情況又復雜,集團壓分公司,分公司壓領導,領導壓司機,司機還要被千千萬萬個乘客壓著,心理也要承受,工作強度也要擔當,乘客安全責任,必須過硬,在這里說一句希望各位市民能體諒我們,互相尊重,規范乘坐,我們一天要回答無數人的問題,要提醒老人還有小孩。
還要和外面的外地車,出租車,豪車,在打電話玩手機的車輛,各種各樣的行人,和無理的非機動車,共同的在路上行駛,沒有保險的我們公交司機,希望能得到社會的體諒,我們也希望自己做的更好。在路上不是我們想趕時間,是車次,是給我們的時間不夠,任務多,但是我們司機畢竟是人,要上廁所,要吃飯,要有中間的休息時間,我們一點也不想多踩油門,我們只想安全的完成任務,乘客需要體諒我們的時間,
3、武漢這個城市怎么樣?適合居住嗎?
在武漢2度寒暑,一直住武昌,其實我也喜歡漢口江灘一帶,但是我就懶在了武昌沒動窩。武漢三鎮,在我的印象里都是平的,見不到什么山,武漢有座長江大橋,比較出名的,但實際上現在有好幾條的了,以前的叫長江一橋,之后的叫,叫長江二橋,長江三橋,長江上有七八座橋。你到漢口可以坐船,可以坐車,你也可以從橋上走過去,橋墩上有電梯,你如果上電梯,可以下去,下去哪呢?下到長江,
長江一片江灘,是灰黑色的,江水有時黃得像黃河,但江面很寬。坐船呢,往江對岸大約20多分鐘,從江灘上沿著大鐵橋走下去,再上船,上船再到對岸,武漢江灘,長江水位上漲夏冬兩季并不長,春秋有春有秋夏天的時候,天氣比較熱,這個比較二字是相對于重慶來說的,反正沒啥風,武漢都是湖,大湖小湖,天氣熱就蒸騰,走到街上就想光膀子,公交車上特別多的人,居然有不帶空調的,為啥不帶空調,因為便宜1塊錢。
冬天的時候,象在冬天里,用冰箱里凍2小時的濕布,貼在身上那種感覺,但你卻看不到冰,冬天的公交車也特別多的人,不用空調也特別熱,本來1個人的地方能擠3個人,擠時間長了都瘦了,感覺。后來,我在武漢乘公交都盡量到起點站去坐,不過那也得搶,有一次被兩個大爺從左右搶上來,把我給擠掉了!夏冬兩季并不長,一轉眼就過去了,
湖邊都是嫩綠的時候,冬天就過去了,春天來了;當湖水平的時候,秋天就來了。武漢墨水湖,秋天到了武漢的小生活,飲食購物,居住,交通我在武漢一般去學校吃,大學太多了,隨處都可以找食堂,或者是各產業園,設計院的食堂,全都是年輕人,在食堂里吃飯有的是打飯稱重的那種,有的是按份算,武漢的經濟感覺非常的有活力且發達,去產業園或寫字樓吃飯時,每天都是滿滿的。
武漢也特別多的大商場,為什么這么多?武漢的人多,千萬級人口的大城市,武漢的早餐品種很多,但我更喜歡蛋酒,湖北魚米之鄉,盛產米酒,早餐用孝感米酒煮蛋(說是米酒沒度數),很舒服。平常買菜吃飯來說,武漢的物價很平易,讓人感覺有性價比,挺舒服的,武漢的房價我在那時6000左右,現在好像也不高,因為武漢地方特別大,全是平的,除了湖里不能蓋之外,到處都能蓋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