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有其他高危因素的人除了以上高血壓偏愛的人群外,高血壓還偏愛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缺乏體力活動的人、有糖尿病的人、有血脂異常的人等。來自流行病學的數據認為我國總的高血壓的患病率已經達到了2.7億以上,在我國高血壓人群中,絕大多數是輕、中度高血壓(占90%),輕度高血壓占60%以上。
1、除了老年人有高血壓,還有哪些人群會有高血壓?
高血壓是一種由先天因素(遺傳因素)與后天因素(環境因素與生活習慣)共同作用所導致的疾病。因此理論上講,任何人都有可能患高血壓,如果父母一方或雙方有高血壓,子女患高血壓的可能性就會比較大,并且發生高血壓的年齡也會更年輕。如果父母沒有高血壓,子女發生高血壓的風險相對要小一些,但收縮壓(高壓)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升高,所以老年人更容易發生高血壓,但這并不意味著只有老年人才能發生高血壓。
有些兒童在很小的年齡就有高血壓,這一方面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另一方面可能屬于繼發性高血壓,后者是由于一些疾病所導致的血壓升高,比如腎血管畸形、腎臟疾病等。一些中青年人發生高血壓,也常常有遺傳因素參與,但更多的是因為不健康生活習慣所致,特別是運動過少、體重過大、生活不規律、睡眠不足、吃鹽多、酗酒和持續精神緊張等,
2、有數據標識中國高血壓人數已超2億,中國人為什么容易得高血壓?
中國的高血壓患者有多少?您看看周圍的人,就能夠知道一個大概。來自流行病學的數據認為我國總的高血壓的患病率已經達到了2.7億以上,在我國高血壓人群中,絕大多數是輕、中度高血壓(占90%),輕度高血壓占60%以上,所以說這么龐大的高血壓人群,不斷的普及相關的醫療知識,一定是有必要的,普及的越多,受眾的人群越廣,科普工作者對社會的貢獻也就越大。
有一些有意思的研究結果給大家看,不同人口學特征比較,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均為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血壓治療率顯著高于農村;與我國北方地區相比,南方地區居民高血壓患者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較高;不同民族比較,少數民族居民的高血壓治療率和控制率低于漢族,那么,之所以我國高血壓人群這么大,有以下幾條原因:1、高鈉低鉀的飲食習慣,說白了就是鹽吃的太多,新鮮水果蔬菜吃的太少。
2、超重和肥胖的人太多,這跟咱們日子越過越好有關系,3、精神壓力大,這根大家的工作環境變化有關系。4、酒喝的太多,這根咱們的飲酒文化和生活水平提高有關系,除了以上高血壓發病危險因素外,其他危險因素還包括年齡、高血壓家族史、缺乏體力活動,以及糖尿病、血脂異常等。當然,近年來的大氣污染也備受學術界關注,以上因素中,有的可以想辦法避免,有的無法避免,比如說年齡和遺傳家族史。
3、高血壓偏愛哪些人?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變,慢性病已成為影響我國乃至全球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而高血壓是患病率較高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腦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雖然我國居民的高血壓患病人數多,但是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仍處于較低水平,高血壓控制率地區差異較大。那么,高血壓到底偏愛哪些人呢?一、高鈉、低鉀膳食的人高鈉、低鉀膳食是我國人群重要的高血壓發病危險因素,
現況調查發現2012年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的平均烹調鹽攝入量為10.5克,雖低于1992年的12.9克和2002年的12.0克,但較推薦的鹽攝入量水平依舊高75.0%,而且中國人群普遍對鈉敏感。二、超重和肥胖的人超重和肥胖顯著增加全球人群全因死亡的風險,同時也是高血壓患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近年來,我國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明顯增加,35~64歲中年人的超重率為38.8%,肥胖率為20.2%,其中女性高于男性,城市人群高于農村,北方居民高于南方。
中國成年人超重和肥胖與高血壓發病關系的隨訪研究結果發現,隨著體重指數(BMI)的增加,超重組和肥胖組的高血壓發病風險是體重正常組的1.16~1.28倍,超重和肥胖與高血壓患病率關聯最顯著。內臟型肥胖與高血壓的關系較為密切,隨著內臟脂肪指數的增加,高血壓患病風險增加,三、嗜好抽煙和(或)過量飲酒的人吸煙的危害不言而喻,這一不良習慣無疑對身體的危害非常之大,盡管有大量重量級文獻研究已經證明吸煙是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的危險因素,但很多人還是不相信,會說某某人一生都抽煙,但仍然長壽,其實這是一個幾率問題,就好比闖紅燈不會每次都出事,但闖紅燈無疑發生交通事故幾率大增,同樣,吸煙無疑導致高血壓和心臟病發生幾率增大,盡管不是每個人吸煙都會有高血壓和心臟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