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址主要有抗戰勝利受降紀念廣場、中國戰區受降舊址(含受降會場舊址、中國陸軍總司令部舊址、何辦事處舊址)、蕭一蘇陳列室、受降史料陳列館,1945年8月21日下午4時,第一份日軍投降書在湖南芷江(城東七里橋村磨溪口)機場談判草簽,史稱“芷江受降”,芷江受降舊址及紀念館位于湖南省侗族自治縣七里橋芷江面積4萬余平方米。
芷江受降舊址及紀念館位于湖南省侗族自治縣七里橋芷江面積4萬余平方米。舊址主要有抗戰勝利受降紀念廣場、中國戰區受降舊址(含受降會場舊址、中國陸軍總司令部舊址、何辦事處舊址)、蕭一蘇陳列室、受降史料陳列館。2005年11月,舊址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公布為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紀念廣場前中領是蔣介石題寫的“顧臻李進”,下面是“受降紀念廣場”,是當時的縣長楊華玉題寫的芷江。東牌樓上有于右任題寫的《不趙昚求》,西牌樓上有孫克題寫的《五德長詔》。
3、1945年我國接受日軍投降地都在哪些地方1945年8月21日下午4時,第一份日軍投降書在湖南芷江(城東七里橋村磨溪口)機場談判草簽,史稱“芷江 受降”。1945年9月9日,部署在中國的近百萬日軍向盟軍中國戰區總司令蔣中正投降,9月9日上午9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何在南京陸軍總部大禮堂主持了受降的授勛儀式。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將軍簽署了日本投降書,此外,10月25日,日軍在臺北會館向戰區最高司令蔣中正任命的陳毅將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