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有個朋友,就是這樣的,原本打算到成都買房,連戶口都遷過去了,也已經滿2年了,后來因為看到新聞經常這里地震、那里地震的,所以他就動搖了。從國內主要的地震帶、和曾經發生過大地震的地區分布來看,重慶和貴陽,確實是地震少很多,特別是貴陽,地質結構比較穩定,從很遠古的時代就是生物聚集區,幾乎從沒有啥大的地震,算是西南腹地中的福地了。
1、四川地震會帶動哪里地震?
(1)鮮水河地震帶。從甘孜縣起,經爐霍、道孚、康定等縣(2)安寧河-則木河地震帶,北起石棉縣,向南經冕寧縣、西昌市轉向東南方向,再經普格縣、寧南縣,到云南省的巧家縣止,(3)金沙江地震帶。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境風,沿金沙江東側,北起德格縣,經白玉、巴塘兩縣南到得榮縣止,(4)松潘-較場地震帶,主要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境風,包括九寨溝、松潘、平武等縣和茂縣的較場等地(5)龍門山地震帶。
2、四川很多地方都發生過地震,以后會不會更加集中人力、財力去發展成都?
從板塊來說,成都平原屬于揚子板塊,這個板塊從龍門山延伸到臺海,據查分析,這塊板塊有5億年的年齡,是最古老板塊,比較硬和穩定。也就是說成都處在板塊邊緣附近,基礎地理是非常穩定的,除此之外,成都還屬于沉積平原。什么叫沉積平原呢?也就是說成都以前是湖泊,由泥沙、鵝卵石沉積形成的平原,這個沉積層本身就是最好的抗震地基,可以緩沖地震各種橫波縱波。
3、四川偶有地震,為何有人一定要在成都買房,不去周邊重慶、貴陽?
我身邊有個朋友,就是這樣的,原本打算到成都買房,連戶口都遷過去了,也已經滿2年了,后來因為看到新聞經常這里地震、那里地震的,所以他就動搖了,成都的西側(龍門山脈)、北側、南側都曾經發生過大的地震,所以,往東邊發展是比較好的。朋友也比較看重成都的東部新區,靠近龍泉驛方向,而且是要在龍泉山以東,他才覺得相對有安全感、靠譜一點,
但是,現在成都的房價,對比重慶、貴陽而言,已經不算低了,雖然城市人口規模大、經濟體量可觀,但是地質結構的安全穩定,對于居住真的是剛需中的剛需。如果沒有了生命,沒有了健康,啥房價增值,啥學區配套醫療資源,一切都不重要了,從國內主要的地震帶、和曾經發生過大地震的地區分布來看,重慶和貴陽,確實是地震少很多,特別是貴陽,地質結構比較穩定,從很遠古的時代就是生物聚集區,幾乎從沒有啥大的地震,算是西南腹地中的福地了。
而且貴陽的氣候比較宜居,夏天也比重慶涼快,所以近年來,很多重慶人,第二套房,既不選擇成都,也不選擇重慶,而是南下貴陽買避暑房,四川省內很多人口大市,特別是達州、南充、宜賓等城市,其實也并不一定對于成都省會的認同感有想象中那么強烈,算起買房的性價比來,在重慶、貴陽方向買房,還更劃算些。現在的重慶、貴陽,也有不少來自四川省內各地市的人口,他們就退而求其次,不去競爭白熱化到成都,而選擇另辟蹊徑,到重慶、貴陽深耕發展,反正三座城市人文、飲食、習俗、口音都相差不大,也比較能夠融入,就算說方言,一般也看不出誰是外地人誰是本地人,
從數據上來看,成都的住宅商品房房價,遠高于重慶、貴陽,特別是成都高新南等新興板塊,房價超出了不少西南剛需家庭收入水平能夠承受的極限了,老城五區的二手房相對老舊,但是價格也并不低,而且房源供應沒有那么多。再說成都的天府新區、東部新區,這些板塊可以供普通剛需挑選的房源也少,雖然有很多知名top品牌的房企布局,但是不少地段好的項目,比如科學城、興隆湖、西博城周邊的項目,價位都不低,而且戶型都很大,基本上,預算在200w以下可選擇性就沒那么大,
200萬的價格,在貴陽可以買主城區的別墅了,在重慶位置不差的地段,搞一套大平層也綽綽有余,至于未來各城市的發展和房價增值,其實那是未來的事,誰知道未來成都一定就比重慶、貴陽發展好呢?而且重慶和貴陽,處于西南交通樞紐的地緣區位是成都難以比擬的,成都以西180°基本上沒有更大的城市,而重慶、貴陽剛好處在交通高鐵樞紐,資源、人口、信息等都更容易在這些地方交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