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有林場的改革,中央曾印發過《國有林場改革方案》,明確了國有林場的功能定位,并對其改革作出了具體部署一、機構改革在明確國有林場功能定位的前提下,合理界定國有林場屬性。對原有事業單位的國有林場,主要承擔保護和培育森林資源等生態公益服務職責的,繼續按從事公益服務事業單位管理;2、對基本不承擔保護和培育森林資源、主要從事市場化經營的,推進轉企改制,暫不具備轉企改制條件的,逐步剝離企業經營性業務;3、對已經轉制為企業性質的國有林場,原則上保持企業性質不變,或者結合國有企業改革探索轉型為公益性企業;4、在穩定現行隸屬關系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區位、規模和生態建設需要等因素,合理優化國有林場管理層級,對同一行政區域內規模過小、分布零散的林場,根據機構精簡和規模經營原則整合為較大林場。
1、本次機構改革中,縣國營林場如何改革?
我們這林場改革基本沒改什么,有編制的上班十幾個,剩下有編制的就讓種那十五畝,根本養活不了一家人,生活艱難,不像農民國家還給各項補貼,林場什么都沒有,如果真正改革,就得有編制的全員上崗開工資,實在安排不了每位職工最少給一百畝好地,才能養活這個家,國家給交醫療保險。我希望中央和自治區領導最好下來微服私訪,到林業職工中了解情況,才能真正實行惠及林場職工改革措施,
2、機構改革后國有林場屬什么機構?
關于國有林場的改革,中央曾印發過《國有林場改革方案》,明確了國有林場的功能定位,并對其改革作出了具體部署一、機構改革在明確國有林場功能定位的前提下,合理界定國有林場屬性。具體有4點:1、對原有事業單位的國有林場,主要承擔保護和培育森林資源等生態公益服務職責的,繼續按從事公益服務事業單位管理;2、對基本不承擔保護和培育森林資源、主要從事市場化經營的,推進轉企改制,暫不具備轉企改制條件的,逐步剝離企業經營性業務;3、對已經轉制為企業性質的國有林場,原則上保持企業性質不變,或者結合國有企業改革探索轉型為公益性企業;4、在穩定現行隸屬關系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區位、規模和生態建設需要等因素,合理優化國有林場管理層級,對同一行政區域內規模過小、分布零散的林場,根據機構精簡和規模經營原則整合為較大林場,
二、人員安置分類制定國有林場及配套機構的人員安置改革方案,通過多種方式逐年減少管理人員,最終實現合理編制和人員規模,逐步建立精簡高效的國有森林資源管理機構。逐步整合規模小、人員少、地處偏遠的林場所,同時,科學核定事業編制,用于聘用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骨干林業技能人員,經費納入同級政府財政預算。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咨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3、林業系統怎么改革?
林業系統在此次改革中,總體弱化降格,特別是基層,既無調查權(森林資源調查劃歸自然資源部門),又無執法權(林業執法劃歸設區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部門管理),也丟了登記權(林權登記發證歸了不動產管理部門),“木頭工程師”這里搞得最活的林權交易(縣林權交易中心交易額已近億元)估計也要劃走,森林武警、森林公安也將離開。
林業系統成了只管栽樹(現在叫“生態修復”)的技術部門,栽了多少樹還得由別人說了算,栽的樹是誰的也得由別人發證算數,林業系統掌握著全國最大的活著的自然資源(林地、濕地、草原)、管理著國土面積的絕大部分,擁有三大生態系統(森林、海洋、濕地)中的兩個,是生態環境的主體。改革后卻與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無關了,倒是土地升為自然資源部門,環保升為生態環保部門,林業成了它們的附庸。
估計以后的縣級林業部門會變成現在農委下的種植業管理局般的存在,鄉鎮級林業部門會與相關部門合并,“木頭工程師”長期工作在鄉鎮林業站,這里的鄉鎮林業站在鄉直單位中算最忙、最苦的。可惜在全國層面上,林業沒有抓住生態保護這個牛鼻子,沒有用好用活“兩山”理論,還是停留在栽樹、砍樹這個森工思維上,工作沒得到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