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種植玉米時用復合肥,前期釋放過快,玉米間接發育生長過快,造成玉米徑桿細長,抗倒伏能為減弱,不利于通風透光的情況的發生,在后期玉米結實期造成脫肥現象,以致減產情況的發生,因此建議種植玉米時,最好不要用通用型復合肥,應因地制宜選擇種子及肥料,為作物的增產增收創造條件。
1、玉米用什么化肥最好?
玉米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農作物,因其用途廣泛、產量高、適應性強而被我們老農廣泛種植。話雖如此,但玉米的商品價值卻不高,每斤玉米的價格也就1.3元左右,此外,由于玉米比較好管理,肥料成本是栽種玉米過程中最高的成本,所以,我們老農在栽種玉米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肥料的性價比,完全沒有必要用多好的肥料。
也就是說,在玉米不減產、不減質的情況下,用對肥料才是關鍵,化肥是我們老農經常用到的肥料,它具有肥效快、追肥效果明顯、性價比高等特性。所以,用化肥給玉米追肥,那是再合適不過的了,俗話又說”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化肥給玉米施肥雖然是好,但也要講究施肥的方法與時機,縱觀玉米的整個生長期,拔節期與穗期是玉米的需肥高峰期,所以,我們至少要保證玉米在這兩個時期有充足的養分供給。
那么,玉米到底用什么化肥好呢?底肥選用15-15-15的復合肥按理說,底肥的最佳選擇農家肥,原因是農家肥養分充足,所含礦物質元素較多,且農家肥能夠疏松土壤,比較利于玉米的根系生長,但近幾年,農家肥的價格一路飆升,其價格不會比化肥低。所以,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我們只能選用15-15-15的復合肥,15-15-15的復合肥優勢是氮、磷、鉀元素的養分含量高,且比較均衡,能夠滿足玉米在生長過程中對養分所需,避免玉米出現缺肥現象。
一般來說,15-15-15的復合肥要在玉米種植前3-5天施加在土壤底層,這樣便于土壤提前吸收肥料中的養分,能讓土壤變得肥沃,更利于玉米發芽、出苗等,施肥量要根據土壤的肥沃程度來決定,正常情況下,畝施肥量在30-40公斤左右。拔節期追肥選用尿素尿素是含氮量最高的肥料,它的價格也比較合理,每包僅90元左右(50公斤),
在玉米的拔節期施加尿素,正好滿足玉米拔節期對氮肥要求高的特性。由于玉米的拔節期持續時間很長,而尿素的肥效期較短,若是只施一次肥,玉米的拔節后期就會缺肥,其長勢就會很差,所以,在玉米的拔節期施加尿素,不能只施一次,要視情況施2-3次,每次施肥的間隔時間為10-15天左右,每次畝施肥量為10-15公斤,值得注意的是,尿素比較容易揮發,在用尿素給玉米追肥用,要及時用土掩埋,最好采用培土的模式,這樣既疏松了土壤,促進了玉米根系對肥料的吸收,又起到培土護根的效果,防止玉米在后期出現倒伏現象。
穗期追肥選用氯化鉀氯化鉀同樣是一種性價比較高的化肥,相較于硫酸鉀來說,它的價格會低很多,此外,玉米并不是忌氯作物,相反地,在玉米的穗期施加氯化鉀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使玉米的顆粒更加飽滿,讓玉米的色澤更加鮮艷,增強玉米的抗逆性,防止玉米早衰等。正常情況下,在玉米的穗期施加氯化鉀,一般只需施1次就行,畝施肥量不宜太多,控制在10公斤以內,
2、玉米追肥超量,會造成產量下降,那每畝用多少肥料合適?
這個可能給不了你準確的答案,土壤肥力不同,施肥管理水平不同及產量目標不同等都會影響追肥使用量的。玉米是需要氮磷鉀比較多的作物,像我們一般高產栽培情況下,都基本是根據土壤肥力和產量目標要求一次性將所需要的磷鉀肥作為底肥施入,氮肥則將總量的60-70%作為底肥施入,30-40%作為追肥在拔節及大喇叭口期追施,
比如我們經常是畝用二銨30斤左右,尿素30-40斤,氯化鉀25斤底肥,同時還要畝施農家肥土雜肥2000-4000斤不等。而追肥一般拔節和大喇叭口期分別畝追施尿素20和30斤左右,土壤肥力不同,施肥用量差別很大的,像上面我們施肥用量都是一般土壤肥力中等田塊長用用量,對于土壤肥力高的田塊肥料用量則要減少,而肥力水平低的通常還要增加,尤其在追肥時,一般要根據田間長勢進行,長勢不好的通常要多施,對于葉片暗綠葉片披散田塊等則要少施,甚至有時拔節肥或攻穗肥還要增施5-10斤等,這樣通常都會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