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高等院校的數量,遠遠高于科教實力排名第二的上海和第三的南京,所以武漢也是中國科教中心城市之一。武漢工程大學是由原湖北化工石油學院,歷經武漢化工學院,2006年2月經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更名為武漢工程大學,科教第三城卻一直沒有定下來,眾人推選出南京西安武漢這三座大城市,那究竟哪個才是當之無愧的科教第三城呢。
1、武漢工程大學怎么樣?
一個以化工專業為特色的研究型大學,竟然命名為武漢工程大學,我認為不能夠彰顯它的專業特色和專業實力。武漢工程大學是由原湖北化工石油學院,歷經武漢化工學院,2006年2月經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更名為武漢工程大學,學校是一所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為主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學。武漢工程大學在全國721所大學中,排在中等偏上的層次很不錯,
學校是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在全國進入一本高校招生,2018年入選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化學,材料科學兩個學科進入全球ESI排名前1%。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1789人,其中研究生3339人,普通本科生18878人,學校現有教職員工2038人,具有專職教學科研人員1226人,教師中具有正高職稱243人,副高職稱463人。
學校現有武昌和流芳兩個校區,約占地138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92.6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含電子圖書)300余萬冊,學校現有6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學校的土木工程,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制藥工程,能源化學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2、在武漢生活怎么樣?
武漢和別的大城市不同,沒有市中心,因為武漢市中心太多了,例如聞名全國的步行街有三條,城市著名的繁華鬧市商業中心不下十幾處,所以武漢就無所謂市中心了。但同時武漢也無偏僻的糟糕的地方,感覺無論走哪兒都差不多,你無論在哪個繁華的大街上想找個偏僻的壞地方,那是很令人失望的,因為找不著,因為你無論朝哪個你認為偏僻之處走,其結果不是走到江灘公園,就一定走進一座湖泊風景區。
武漢市中心的位置不及偏僻的地方宜居,因為離城市主干道越遠,不出兩公里一定到一個湖邊風景區了,因為武漢建成區的每個湖都有環湖綠道,都建成了湖泊公園,而且都被城市的高層建筑所包圍,所以你無論身處武漢三鎮的哪個湖邊,湖周邊的景觀完全感覺一樣,湖對岸都是高層建筑林立。所以你無論站在武漢什么位置,你無論朝哪方向走,一定會走到湖邊,或是走到江邊,
3、南京和武漢的科教水平如何?
我國科教第三城,一定是南京,理由如下:第一,大學數量和質量先看南京市: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18南京市大學名單,總共53所(軍校除外),其中一本、二本、三本等本科35所,專科學校18所,比較不錯的大學有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以下是具體名單,供大家參考。再看武漢市大學情況: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武漢市大學名單,總共84所,其中一本、二本、三本等本科46所,專科學校38所,比較不錯的大學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等,以下是具體名單,供大家參考,
僅從數量上來看,武漢市高校數學目前非常多,比南京市要多出31所,在校學生規模也要多很多。但要看大學不能僅看數量,還要看質量,譬如211以上大學,其余的二本院校以及高職院校,對本地的高等教育影響力有限,南京市擁有8所211大學,武漢市是7的211大學,旗鼓相當。第二,兩座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僅僅從經濟總量上來看,武漢市比南京市的GDP要多一點,這是由于武漢市當年區劃調整時,將武昌、漢口和漢陽三地合并,才成就了巨無霸的武漢市,
如果以高質量發展指標來看,南京市人均GDP要比武漢市高出2萬元左右。兩地經濟發發展對教育的影響,還有一個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當地大學生畢業后流失比例,曾經有媒體報道,武漢市雖然在校人數非常多,但每年最后能夠留在武漢的比例卻非常低,大部分畢業后都流向了北上廣以及東部沿海地區,而這方面,南京顯然要比武漢更具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