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高考總分是750分,其中文史類650分以上的有59人,640分以上的有143個人,620分以上的有725個人,理工類670以上的有118人,650以上的有710人,600分以上的有9823人,河北省今年的高考狀元,文科是來自河北省衡水中學于瀟同學以676分獲取農貨文科狀元,孟令航同學以703分榮獲理科狀元嗎。
1、今年河北高考最高分多少?
2、孩子高一期中考試780分,總分1050,高考有希望考一本嗎?
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孩子的前途,家長們真是操碎了心啊!但有時候操之過急反而不美,不是有句老話叫做“心急吃不得熱豆腐”嗎?真的,我要勸告這位家長,你的心太急了!首先,你孩子剛上高一,你就把一本掛在嘴上,既沒意義,還有危害!一來離高考還早得很,孩子到底會怎么樣定性,都不知道,現在就想能不能上一本,著實為時過早;二來也給孩子無形中制造了壓力,隨著時間推移,越臨近高考,越是會凝重到令人窒息!其次,孩子高一第一學期期中考試的成績根本不足以作為判斷依據。
一是因為這個階段所學內容極少,壓根兒不能與高考試卷相提并論;二是因為孩子的興趣(學文學理?或是3 3怎么選?)還不可知,怎么預估?比如新高考有20種組合方式,你單從現階段的一次小考怎么能預判出孩子的發展方向?第三,高中三年是一個整體,越往后越接近水落石出,越靠前越是假相,一來不能孤立地看各個年級段的表現,要聯系起來看孩子的整體情況,是高是低;二來不能靜止地看某次考試的表現,要動態地看孩子的發展趨勢,是進是退;三來不能主觀地臆斷,而要客觀地加以分析,單憑一次成績怎么可能作為理性分析的依據?孩子三年里的變化之大是讓人無法想象的,稱之為天翻地覆都不過分。
有的高一成績并不突出,最后考上了985名校,有的高一全年級第一,最后甚至沒能讀完高中!我兒子他們這一屆就有這樣活生生的例子,一個男生高一尚在普通班的,高二干到了重點班,高三干到了年級前30,今年錄取西安交大!而另一個女生高一在理科實驗班,總分第一,文理科分別計也第一,高二分科要轉學文,家人不同意,學校做工作,她竟然抑郁厭學了!不但留了級,還轉學藝考生了,明年能否正常高考也是一個未知數。
所以說,從高一就斷言高考,無異于刻舟求劍,用靜止的眼光看發展的事物,終歸會鬧出笑話!家長這時候要做的事其實有很多,列舉一些如下:1.用心陪伴,注意觀察孩子的思想、學習動態,第一時間掌握孩子的變化,以作出及時的應對,比如說,孩子是不是突然情緒低落、煩躁不安、發呆走神、錯誤增多了?家長要懂得溝通與化解,使孩子向積極的方向進步。
2.制定計劃,幫助孩子穩步實現階段小目標,比如說一學期有3、4次月考,每一次要達到什么名次,比上一次要進步幾名,各科要達到多少分才能實現目標?家長可以制作動態表格,每一次考試后都將數據錄入,然后進行分析和改進。這事效果極好,我堅持了一年,孩子進步明顯,后來事多人懶,沒有持續到底,孩子就反反復復,忽高忽低,現在想來還很是自責,
3.有針對性地幫孩子解決遇到的困難。比如說出現跛腳科目,該開小灶的就決不能拖延猶豫,像是我兒子班上考上985的全都補課,哪科薄弱立馬加固;比如考試壓力大、焦慮失眠,家長就要作一些心理疏導和減壓暗示,這些都是要認真學習的,4.提前了解大學錄取的情況,對于孩子將來去哪里上學,為什么要去,學什么專業,家長倒是可以先醞釀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