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所能儲存的肝糖原是有限,如果攝入糖分過多,多余的糖即會轉變為脂肪,所以糖的攝入一定要適當血糖的正常范圍,正常情況下,血糖濃度在一天之中是輕度波動的,一般來說餐前血糖略低,餐后血糖略高,但這種波動是保持在一定范圍內的,,血糖就是存在于血液中的糖分,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指葡萄糖,正常人的血糖在空腹時為3.9-6.0mmol/L,空腹血糖濃度超過6.0mmol/L,即稱為高血糖,血糖濃度低于3.9mmol/L,即稱為低血糖,血糖濃度高于7.8mmol/L,即稱為糖尿病。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維持在3.3~6.1mmol/L(60~110mg/dl),餐后半小時到1小時之間一般在10.0mmol/L(180mg/dl)以下,最多也不超過11.1mmol/L(200mg/dl),餐后2小時又回到7.8mmol/L(140mg/dl)
正常情況下,血糖濃度在一天之中是輕度波動的,一般來說餐前血糖略低,餐后血糖略高,但這種波動是保持在一定范圍內的。正常人的血糖濃度空腹波動3.9~6.1mmol/L之間。餐后2小時血糖略高,但應該小于7.8mmol/L(<140mg/dl)。因為正常人血糖的產生和利用是處于動態平衡之中,因此可以維持血糖相對穩定,既不會過高,也不會過低
3、血糖正常值是多少??血糖就是存在于血液中的糖分,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指葡萄糖。體內各組織細胞活動所需的能量,大部分來自于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須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維持體內各器官和組織的需要。正常的血糖并不是一個固定值,正常人的血糖在空腹時為3.9-6.0mmol/L,空腹血糖濃度超過6.0mmol/L,即稱為高血糖,血糖濃度低于3.9mmol/L,即稱為低血糖。血糖濃度高于7.8mmol/L,即稱為糖尿病,血糖的測定,以清晨起床后未服用任何食物和水分時的值,最為準確。糖是身體必不可少的營養之一,人們攝入谷物蔬果等,經過消化系統轉換多糖后進入血液,運送到全身細胞作為能量的來源,如果一時消化不了,則轉化為糖原,儲存在肝臟和肌肉中。細胞所能儲存的肝糖原是有限,如果攝入糖分過多,多余的糖即會轉變為脂肪,所以糖的攝入一定要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