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目所說的18線小縣城,一個月2100的工資,這是到手工資。00元維持一家三口的基本生活沒有太大問題,至于要求較高水平的生活,那就是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水平無法滿足的了,這些獎金獎勵待遇平均起來,往往會超過每月拿到的工資,一些地方除了住房公積金以外,住房補貼要么發到本人工資中,要么繳納的住房公積金賬戶。
1、在縣城,一個月2100的工資(事業單位),能養活一家三口嗎?
一般來說,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屬于當地的中上等的收入水平,而且福利待遇非常好,既保證個人發不了財,也能保障一家老小的生活。如題目所說的18線小縣城,一個月2100的工資,這是到手工資,在全國一些欠發達的地區,最低工資水平也就一千三五百元,這還是包含了社保公積金個人負擔部分的應發工資。在這些地區,應發工資2100元不算低,
我們最低工資的標準,是考慮了當地的生活成本以及贍養(撫養)費用以后確定的待遇水平。2100元維持一家三口的基本生活沒有太大問題,至于要求較高水平的生活,那就是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水平無法滿足的了,機關事業單位全國設有統一的工資表,但是各個地方的津貼補貼、績效工資、改革性補貼、以及其他獎金獎勵待遇相差很大。
一般來說,現在國家注重對艱苦邊遠地區人員的工資待遇傾斜,在城鎮和邊遠地區,一般可以享受到鄉鎮補貼,待遇還能更高一些。機關事業單位待遇高的部分是獎金獎勵待遇,一般不是按月發放,而且一些年終獎金獎勵,有時候也是非常高的。比如說精神文明獎、年終績效獎、文明城市獎等等,這些獎金獎勵待遇平均起來,往往會超過每月拿到的工資。
其實,機關事業單位的應發工資并不低,但是要扣掉個人負擔部分,實際到手也就是3/4左右,比如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個人負擔部分差不多是個人繳費基數的10%,職業年金個人負擔部分是繳費基數的4%,住房公積金個人負擔部分一般是10%~12%左右。一些地方除了住房公積金以外,住房補貼要么發到本人工資中,要么繳納的住房公積金賬戶,
40多萬元的房貸,按照貸款30年等額本息計算,每月需要償還2000多元。不過光住房公積金部分,基本上就能償還掉一大半,甚至在一些地區還花不了,在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待遇是相當穩定的,年輕人可能是低工資,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經驗的豐富,工資待遇會越來越高,而且職務級別也會提升。所以,如果我們是為了長期穩定的生活,特別是在18線小縣城,最好的工作還是體制內的機關事業單位或者國企吧,
2、30歲的男人月工資多少才能養活一家三口?
這個問題不同城市之間,還是鄉村之間差距比較大。我試著回答一下,貢獻力量,坐標北京,四十不惑了,有兩個娃,一個七歲上小學,一個兩歲寶寶。日常開銷如下,房貸每月13000元,孩子上學小飯桌400元,補習班1500元,停車費單位和小區400元,車子平均每月保險保養油費過路費2000元左右,家庭日常開銷2000元,物業水電暖平均1000元,全家服裝平均800元,近郊旅游周末娛樂平均1000元,人情往來請客吃飯孝敬老人平均1000元不夠,
3、現在一個三口之家,一個月至少收入多少才算夠用?
一線城市7000,新一線5000,二線4000,三線3000,四五線2000。每個城市經濟實力不同,收入和消費自然也不同,何況還有貧富差距以及消費習慣問題所左右,如果沒有房貸、車貸等,要說尋常三口之家的最低生活成本,我認為上述數值是比較接近于實際值的,差值不超過10%。如果有負債,那就沒辦法計算了,現在很多人每個月月供都上萬,一線甚至兩三萬,全家錢包供一套房子的都不稀奇,所以賺多少就只能因人而異,
從生活成本來說,一二三四五線城市基本是呈階梯模式出現的,一線收入雖高,但生活成本也高。大城市的聚餐、請客、出游之類的頻率更高,每月基本的生活和物業費等開銷加起來7000一點都不多,這還不包括孩子上個特長班之類的,新一線和二線跨度較大,因為一線都是東部城市,收支比差異不大,新一線和二線則是每個大區都有,既有南京、杭州、廈門這些高消費城市,也有長春、太原、蘭州這些消費一般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