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湖南與湖北的經濟相比,暫時還是落后于湖北。現在湖南、湖北經常為一些事情“打架”,但往上追溯300多年,湖南、湖北其實是一個省,叫湖廣省,只是到了康熙年間才被劃分為湖南、湖北兩個省,本是同根生啊,作為湖南人,我覺得湖南比湖北好玩,宋代,在湖北中部設荊湖北路,今湖北之名就由此得來。
1、湖南和湖北哪個好玩?
作為湖南人,我覺得湖南比湖北好玩。湖南要是去玩,首選張家界、湘西鳳凰一帶山水都不錯,張家界武陵源是湖南的一塊名片,武陵源以"五絕":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聞名于世,自然景觀之奇秀舉世罕見,天門山拔地擎天,玻璃棧道很受大家青睞,鳳凰古城,它是沈從文筆下的邊城,新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口中中國最美麗的小城。
岳麓山是長沙人周末最喜歡去的地方之一,毛澤東故居韶山是毛澤東的故鄉,尤其受到上一輩人的喜歡,長沙橘子洲、岳陽樓、南岳衡山、新寧峎山這些景點,絕對是大家的最愛;而湖北好玩的地方有,神農架原始森林。相傳上古的神農氏在此搭架上山采藥而得名,景區山峰在海拔3000米以上,堪稱"華中屋脊"。黃鶴樓是武漢市的標志性建筑,它與湖南岳陽樓、江西南昌滕王閣并稱為"江江南四大名樓",
2、湖南湖北以前稱為楚國,什么時候又把湖南湖北劃分為二個省了?
楚,本義指叢生的樹木,人們稱之為荊條。后來,楚又引申為打人用的荊條及被打人的痛苦,自楚國誕生后,楚又特指楚國,今湖北一帶仍自稱為荊楚大地。自周成王封長江流域楚人首領熊繹為子爵起,始有楚國,經過幾百年的發展,楚國兼并了周邊眾多諸候小國,實力不斷增強,在楚莊王時期擊敗晉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進入戰國時期,楚悼王任用吳起變法,兵強馬壯,進一步開疆擴土,
至楚宣王、楚威王時,楚國國力達到鼎盛,其疆域除今湖南湖北之外,還包括安徽、江蘇、浙江、江西大部以及陜西東南部、山東西南部等,可謂是幅員遼闊。雖然楚國的范圍很廣,但楚國誕生于湖南湖北一帶,楚國都城郢,便位于今荊州境內。湖南湖北是楚文化的發源地,這是能夠得到廣泛認可的,中國行政區劃有“省”這個概念,始于元朝。
元以前各朝各代行政區劃名稱和區域范圍也各不相同,但“荊州”基本上能包含了湖南湖北大部分地區,比如三國時期的“荊襄九郡”就包含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及后置的章陵郡和南鄉郡等,元代開始實行“行省”制度,當時的“湖廣行省”就包括了今湖南、湖北、廣東、廣西的部分區域。明代對行政區劃又作出進一步調整,“湖廣布政司”基本上就是今天的湖南湖北地界了,
清代基本沿用了明代的行政區域,“湖廣省”包含今湖南湖北兩省,兩省各設巡府,但湖廣總督府設于湖北。自民國以后,湖南湖北就徹底分家了,湖南湖北自古人才倍出,有“惟楚有才于斯為盛”的美譽。尤其近現代以來,一大批名人、偉人涌現,影響了整個中國的歷史進程,如今的湖南湖北,經濟實力均處于全國前十之列一,是“中部崛起”的中流砥柱。
3、湖南人和湖北人怎么區分?
我本人是湖南人,我來談談湖北人和湖南人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湖南和湖北同屬一個楚,同飲一江水,同在一湖旁,互相稱兄弟、半個老鄉,都屬于楚文化的分支,但其實彼此之間各方面差別都非常大。湖北人較圓滑,精明,會做生意,湖南人性格剛強,固執比較自大,說得不好聽就是有點夾生,但性耿直,就算打不過也要打,有狠勁,吃得苦,霸得蠻。
湖北人要精些,碰到強敵會轉彎,“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就是這個意思,湖北和湖南人性情都比較急爆,愛吃辣好斗狠。湖南人吃的是干辣,不愛喝湯,湖北人特愛喝湯,面食多一些,湖南人相對說,更好面子,愛享受就算窮得只有10塊錢也要穿得很體面,而湖北人比較愛賺錢,精打細算。湖南人不愛多說多話,說一不二,湖北人愛侃,說得多做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