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的熱干面,提起熱干面,大家想到的可能都是武漢熱干面,但是大家有沒有知道信陽是一個什么地方,信陽是一個三省的交界處,連著湖北,挨著安徽,信陽的熱干面可以說也是久負盛名的,也是從湖北武漢傳過來的,不過來隨著時間的變遷,信陽當地人根據他們自己的飲食特點,取長補短,逐漸演變形成了具有當地獨特風味的,信陽熱干面。
1、信陽熱干面調料配方是怎樣的?
信陽熱干面選料非常講究,面粉主要用鄭州以北加工的精粉面,這種面軋出的面條結實,有彈性,放在鍋里不容易煮爛。拌面時,用精鹽,純堿及食用色素,面條軋好后,經水煮、籠蒸,然后用食油一點一點拌勻,放在陰涼處涼曬半干。這樣,熱干面的第一道工序就算做完了,食材清單面條200g、辣椒油一勺、麻辣粉二勺、芝麻醬三勺、榨菜丁一小碗、味精一小勺、雞湯150g、大蔥一個、姜一塊、紅椒一個烹飪步驟信陽——熱干面的做法步驟1做法:一道完成后,就用一個特制的鋁罐盛滿水,大火燒開。
把拌過油的面條放入鋁罐中煮三分鐘左右,馬上撈出,水煮時,火候非常有講究,煮時間短了,面條太硬,煮時間長了,面條容易變軟,吃起來口感不佳。步驟2煮好后,瀝干水,面條煮8成熟還保持硬心即可,步驟3進行配料,用辣椒油、麻辣粉、味精、雞湯、芝麻醬、榨菜丁、紅椒丁、蔥、姜等十余種調料一塊攪拌,最后一步步驟4即時拌、即時吃,這樣,一碗色、香、味俱佳的熱干面就做好了。
2、信陽熱干面和武漢熱干面哪個更好吃?
熱干面也是我國一道比較有名的特產美食了,特別是我國長江淮河流域的人們比較愛吃,當然今天普及的也比較多,像我國大街小巷都能夠看到熱干面的飯館,從數量上來看還是比較多的,而且價格都是比較便宜的,基本上都是三五塊錢一碗,當然也有比較貴的,如果說有名的熱干面的話,湖北武漢的熱干面名氣還是比較大一些的,還有就是信陽的熱干面也都是非常有名,至于說哪個比較好吃一些,人們都還是比較稱贊信陽熱干面好吃一些的,都說吃過信陽的熱干面都不再想吃武漢的熱干面。
3、怎樣在家做信陽熱干面?
說起信陽,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信陽毛尖”,說起熱干面,當然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武漢熱干面”。其實信陽熱干面起源于武漢熱干面,但比武漢熱干面更講究,做法更細致,信陽熱干面要用高筋粉軋成的圓面條。1把面條入開水鍋煮至六成熟,撈出加入半勺香油拌勻,然后放入蒸鍋蒸十分鐘,取出抖散晾涼,2芝麻醬中加入香油、鹽、老抽拌勻。
4、信陽人為啥對不是省會的武漢情有獨鐘,對省會鄭州卻無動于衷?
我是信陽人,畢業之后在鄭州工作了十余年,信陽作為河南最南端的城市,不能說對省會城市無動于衷,只是在氣候、生活習慣等方面與鄭州還是有差異的。信陽距離鄭州約330公里、距離武漢約210公里,信陽有不少地方與湖北搭界,聽老一輩人說,好像是很多年前,湖北省想把信陽納入其省,但是河南省不放手。另外,我覺得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河南省其他城市的火車站都歸鄭州鐵路局管轄,唯獨信陽火車站歸武漢鐵路局管轄,
從氣候上說,信陽的天氣與南方更為相似。北方的天氣干燥,特別是進入秋冬季節,一陣風吹過,天空中很容易起風沙,信陽則不同,氣候相對北方來說,就濕潤了許多,每當從鄭州出發,沿著京港澳高速向南行駛,進入信陽地界,打開車窗,能明顯感覺到空氣的清新,在信陽,也刮風,但很少夾雜沙塵,信陽的年平均氣溫肯定是要高過鄭州的,夏天高溫的天數也比鄭州多,與被稱為“火爐”的武漢更為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