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三年(1121年)夏,方臘率余部退守睦州青溪幫源洞和梓桐洞,后被叛徒告密,受傷被俘,同年秋被殺水滸傳里到底是誰擒的方臘,,歷史中的方臘是被韓世忠所擒,官府殺的,歷史里真實的方臘最后是被誰抓住的,歷史里真實的方臘最后是被辛興宗抓住的,轟轟烈烈的方臘起義,至此才落下帷幕歷史上真正的方臘是被誰人所殺,方臘(。
魯智深抓住的——請閱小說《水滸傳》第119回:方臘肚中饑餓,卻待正要去茅內尋討些飯吃,只松樹背后轉出一個胖大和尚來,一禪杖打翻,便取條繩索綁了。那和尚不是別人,是花和尚魯智深。http://book.sina.com.cn/longbook/1092197360_shuihuzhuan/119.shtml武松由于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歡,很多評書說《水滸》,都把魯智深擒方臘“篡改”成武松獨臂擒方臘,但是幾乎沒有什么人提出反對意見,因為這兩個人物,都是廣受歡迎的角色,而巧合的是,兩人都選擇六和塔作為最后的歸宿,算是徹底地皈依了佛教
歷史中的方臘是被韓世忠所擒,官府殺的。方臘(?~1121年),北宋末年浙江農民起義首領,又名方十三,睦州青溪(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西)人,一說原籍歙縣(今安徽歙縣)。雇工出身(一說家有漆園)。方臘因不堪花石綱之擾,于北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秋,利用摩尼教的“二宗”(明、暗)、“三際”(過去、現在、未來)之說,組織群眾,在睦州幫源發動起義。自號“圣公”,年號“永樂”,設置官吏將帥,建立政權。周邊各地紛起響應,人數擴大到幾十萬,連續攻下杭州、歙州等六州五十二縣(包括今浙江省全境及安徽、江蘇南部、江西東北部的廣大地區),東南震動。起義軍計劃劃江而守,漸圖進取,十年內推翻宋王朝。宋徽宗命童貫為宣撫使率軍十五萬鎮壓,起義軍戰斗失利。宣和三年(1121年)夏,方臘率余部退守睦州青溪幫源洞和梓桐洞,后被叛徒告密,受傷被俘,同年秋被殺
3、歷史里真實的方臘最后是被誰抓住的歷史里真實的方臘最后是被辛興宗抓住的。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四月二十四日,宋軍包圍幫源洞,方臘在石洞中躲藏起來,由于石洞極為隱蔽,官軍不知如何進入。在宋軍中任裨將的韓世忠偵查到路徑,便率驍勇進入方臘所藏洞中,格殺數十人,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四月二十七日,方臘和妻子、宰相方肥等人被忠州防御使辛興宗所俘虜,藏匿在洞中的七萬起義軍被殺,方七佛等人逃走。方臘等人被押往汴京,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八月二十四日,方臘被殺,轟轟烈烈的方臘起義,至此才落下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