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在外打工的農民工掙多少錢具體有以下幾種情況,1。苦力型,出賣自己的力氣,沒有一技之長,這類掙的錢是最少的,大概一年毛利潤能有個6萬塊錢吧,技術型,懂得技術,是工廠的中層階級,好的一年能掙到20萬塊錢,差一點的也能掙到10萬塊錢,以上海為例,2018年人均GDP為135,305元,30個人的公司總的GDP=135,305*30=4,059,150元,四舍五入,可簡化為406萬總產值。
1、2019年在外打工的農民工,一年能賺多少錢?
2019年在外打工的農民工掙多少錢具體有以下幾種情況,1:有的是一家人在一塊上班一個人的工資拿來開銷,另外1-2的工資拿來存,我個人估計好點的話5-8萬如果生病之類的就不敢想了!2:還有作為我們父輩那代人他們很節約工地上一個人一個月有時300左右開銷,其余能每月存6-7千塊,年底差不多8萬左右,3:我們這代人出生80年代尾我們講究的是勞逸結合在夠自己吃的情況下就不會那么努力了,沒事出去吃吃喝喝到年底了最多1個月工資,有時還要倒貼回家的,這種事太多了,現在的年輕人基本都負債10萬左右或者以上,所以我們這代人2019年沒掙到錢。
2、服裝加工廠有多少利潤?如做一萬套服裝能賺多少錢呢?
大概情況告訴你吧,服裝加工產業是標準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只賺加工費的產業永遠是低端制造業,利潤極其低,加工產業從歐美轉移到日本,韓國,導致其崛起,又轉移至東南亞,臺灣,導致出現亞洲四小龍,再到中國后,使中國逐步走上制造業強國之路。這些產業現在早已(10年前逐步開始)已經往越南,柬埔寨,印度,甚至非洲的肯尼亞等低繼續轉移,原因只有一個,加工成本,這里的加工成本主要是指勞動報酬,
國內紡織服裝產業最厲害的時候,約有40萬家企業,8000萬人就業,加上種棉花等相關產業,一億人從事這個產業,對中國就業做出巨大貢獻。也曾使得出口產值排名僅次于機電行業,記得幾年前的數據,曾光出口就超過11萬億人民幣,那么,現在再來談做服裝加工,恐怕早已沒有機會,我們中國人自己穿的最差的大褲衩,也只有非洲供應商提供了,連越南的工時費都做不出來了。
因為越南每月已經漲到人民幣1200左右了,非洲還在800左右,而中國的服裝產業基地都在4000以上的月工資,別說,國內還有很多地區工資2000左右,這個也不要去算,國內服裝產業的轉移5年前就結束了,主要從廣東,福建,浙江,江蘇,上海,山東東部地區轉移到江西,安徽,河南,陜西,新疆(主要是紡織,棉花基地)等地,現在再也轉不了其他地方了,都去非洲了,這兩年越南都不去了。
這是一個最講究世界分工的產業,具體講。幾年前,一件品牌羽絨服加工20多元,一條休閑褲子加工費也就幾元,關鍵是,單從哪里來?以前還有沃爾瑪放單,一個品類就是幾百萬件,大廠接下來,再分給小廠做,也許還有點活干,現在這些單都去加工費更低的地方了,國內還剩一些中高端服裝品牌單,越南,柬埔寨等工藝和效率還有點距離,關鍵是這些單的量小,要求高,光驗廠就不是初期小廠有機會接到的,
比如,海瀾之家,國內約有500家加工廠為其加工服務,但是雖然驗廠比國外品牌要求低,但也不是一般小廠就可以的,而且你就是大廠,放東北,新疆,你加工費便宜也沒用,運費,原材料,成品都需要來回運輸,根本不適合。日本的優衣庫,量很大,國內還有部分,西班牙的ZARA國內還沒轉移完,這些單量都比較大,可以小廠做,200人左右的,但是要求極高,你根本就接不到,
還有一部分國內的訂單,要么也跑去國外做了,要么放給監獄做了,國內監獄900多家,3000萬犯人需要勞動改造,超過5年的都主要去做衣服了,工價隨意,一月工資20幾塊的。你有得競爭?淘寶電商的單大多在國內,可是,那上面都是要貨急,單子數量少,大廠沒法接,小廠可以試著做,初期建廠,資源匹配需要2年左右,能活過兩年就可以自己有資源了,
行業里面有不少人出來,幾臺縫紉機創業的,一是人家能做,不代表你也可以,因為人家從服裝廠出來,有穩定的小單可以做。二是,做這種生意的必須選擇好產品,國內很多地方可以做,但也有更多地方根本沒法做,不要說云南的大山里,勞動力便宜,利潤就好,但是,你恐怕連縫紉機機針都買不到,更不用說產業配套,有些服裝簡單,可以自己買設備,如果什么都敢接單,別說敢不敢放給你,就算拿到了,你也做不出來,技術,設備,人員等等都是問題,弄不好,出口時間過了,得飛機托運,這單你就喝西北風,還得賠錢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