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覺得大專院校老師的收入是很不平均的,有的大專老師一個月就四五千,勉強夠溫飽,有的大專老師月收入上萬,甚至還有個別大專院校老師依托學校服務地方產業經濟等項目,年收入上百萬的也有。全國各個地方大專院校老師收入水平差異還是蠻大的,畢竟每個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每所學校的實際情況也不一樣,答主本人就是一所非沿海地區的全國示范性公辦大專院校的老師,職稱目前是講師,一個月有7k左右。
如果,你是想問碩士去高校當專業教師的話,那就不用想太多了。除非是辦學層次比較低的專科院校,而且是相對較為偏僻的地方,還可能有機會之外,其他學校都不太可能了,現在,連民辦本科都需要博士文憑才能進得去。而且,即使是博士的話,也不一定能保證進去,如果是在高校中做行政老師的話,碩士還有一些機會。現在辦學層次高一些的本科院校,如果是要行政人員的話,基本都是沒有編制的,勞動派遣人員,當然,工資收入水平基本能做到同工同酬,只是,在其他很多地方,還是略有差異的,
在辦學層次較低的高校,如果是招聘碩士,作為在編人員的話,估計,一般就是在三線城市的專科,而且,可能是較為偏僻一點的城市。在這種地方的高校,也就是當地的基本水平,平均水平,基本工資大概也就在3、4千左右,如果是當地有較高的教育投入,才會有比較高的收入,多說一句,其實高校教師的收入算不上高,如果是只拿基本工資,那只是保持基本生活。
2、一般大專老師一月能掙多少錢?
全國各個地方大專院校老師收入水平差異還是蠻大的,畢竟每個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每所學校的實際情況也不一樣,答主本人就是一所非沿海地區的全國示范性公辦大專院校的老師,職稱目前是講師,一個月有7k左右,個人覺得大專院校老師的收入是很不平均的,有的大專老師一個月就四五千,勉強夠溫飽,有的大專老師月收入上萬,甚至還有個別大專院校老師依托學校服務地方產業經濟等項目,年收入上百萬的也有。
進行一下簡單的分類,主要決定大專院校老師收入的主要因素有:1,所在區域,東部沿海地區職業大專院校的老師普遍收入要高于其他地方,比如浙江和廣東,部分職業大專很多老師光學校的工資獎金一年就十幾萬,算上課時和其他項目的賺錢費用,一年妥妥幾十萬,而其他地方學校老師收入就沒有這么高了,2,公立還是私立,兩者收入也有一定差距,如果是公辦的職業大專,到手的工資獎金不會太高,但是公積金醫保等福利會買得很高,私立的職業大專,福利方面不行,但獎金和課時費是有保障的,你完成的教學任務越多,收入也就越高。
3,專業,老師所處的不同專業也會導致收入上有一定的差異,比如你是教工程造價的,你可以自己在外面做咨詢,可以賺不少,比如你是教數學的,可以在外補課,如果你是教焊接的,那相對而言利用專業知識去掙錢的機會就要少很多,4,學校水平,一般普通的職業大專院校,老師也就是上上課,所能承擔的科研項目很少,如果是高水平高技能的職業大專院校,老師也有不少項目可以做,項目多了,自然賺錢的機會也就多了。
5,職稱水平,不同職稱的老師收入差異也很大,以答主所在的學校,剛進學校的青年教師平均月薪也就四五千左右,正常的講師有7k,副教授教授拋開副業年收入都是十幾萬,綜上所述,大專院校老師的收入水平差異還是蠻大的,主要就是基于上述幾個因素的影響,就全國范圍而言,平均下來職業大專學校老師的月收入大概在5,6k左右的水平,沿海發達地區職業大專學校老師平均月收入上萬。
3、研究生畢業,是當大專老師好,還是高中老師好?
謝謝邀請,這是一個關乎研究生一生前途的問題,常言道,“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大專屬于高等教育,高中屬于基礎教育,大專的級別是高于高中的。從行政上專科院校是副廳級,高中達到正處級的就不多,大部分是科級甚至更低,學校的層次高低有時決定教職工工資收入水平,就掙錢來說,一般的大專老師要比高中老師賺錢多,大學老師又相對自由,做大專老師更好些。